烦请文学大师翻译这篇文言文

祟正辨序略曰:「祟正辨何为而作欤?辟佛氏之邪说也。佛之道孰不尊而畏之?曷谓之邪也?不亲其亲而认异姓为慈父;不君世主而拜其师为法王;弃其妻子而以生续无罪垢,市沦三纲也。视父母如怨仇则无恻隐;灭类毁形而不耻则无羞恶;取人之财以得为善则无辞让;同我者即贤、异我者即不肖则无是非,是绝四端也,安得不谓之邪?岂特此哉!人生物也,佛不言生而言死;人事皆可见佛,不言显而言幽;人死然后名之鬼,佛不言人而言鬼。人不能免者常道也,佛不言常而言经,常道所以然者理也,佛不言理而言幻;生之后、死之前,所常尽心也,佛不言此生而言前后生;佛不言此生而言前后生。见闻思议皆实证也,佛不以为实而言耳目所不然、思议所不及;至善之理尽於乾坤,佛不知其尽而言天之上地之下与八荒之外,若动若植,无非物也,佛不恤草木之荣枯,而悯飞走之轮转;百骸内外无非形也,佛不除手足而除发须,不废八窍而防一窍等,慈悲也,佛独不慈悲父母妻子而慈悲虎狼蛇虺等;弃舍也,佛独使人弃舍其财与僧,而不使僧弃舍其所取之财以与人;河山大地未尝可以法空也,佛必欲空之,而屹然油然卒不能空;兵刑灾祸未尝可以咒度也,佛必欲度之,而伏尸百万,烈焚沦没,卒不获度。此其说之疏漏,畔戾而无据之大略也,非邪而何?或谓孔孟所未言者佛言之,佛言其妙所以出世,孔孟言其粗所以应世耳。然则,以耳听、以目视、以口言、以足行、饥而食、渴而饮、冬而裘、夏而葛、旦洏动、晦而息、戴皇天、履后土,皆孔孟日用之常,佛何不一一反之而亦与之同乎?同其粗而不同其精,同其心而不同其用,名曰出世而其日用与世人无异,乌在其为出世乎?或曰如子所言皆僧之弊,非佛本旨,子恶僧可也,兼佛而斥之过矣!则应之曰:黄河之源不扬黑水之波,桃李之根不结松果之实,使淄衣?首?者,承其教,用其术,而有此弊是水谁之过欤?父子君臣夫妇之道,经纪乎亿千万载,岂有弊耶?惟其不作而无弊也。是以如天之覆不待推而高,如地之载不待培而厚,如日月之照不待廓而明。惟其造作而有弊也。是故,曼衍其说,张皇其法,防以戒律而诅以鬼神,侈以美观而要以誓愿,托之於国王宰官,劫之以祸福苦乐而其弊久而益甚矣。或曰佛之意亦欲引人为善,使人畏罪而不为,慕善而为之,岂不助於世而辟之深耶?则应之曰:善者无恶之称也,无父无君者善乎恶乎?道者其由之路也,不仁不义者可以由之乎?子曰其言而不敷其事过矣。或又曰,夫在家以养口,体视温情其孝小,出家得道而升济父母於人天之上,其孝大,佛非不孝也,将以为大孝也,则应之曰,良价之杀父效牟尼之逃父而为之者也,逃父之於山儿得道,不若使父免於思虑忧勤而亲其身之为得也,杀父升之,於天之非理,不若使父免於叱逐饿殍而养其身之为得也。然则,佛之所谓大孝,乃其父之所谓大不孝耳!借使佛之说尽行,人皆无父,则斯民之种必致殄绝,而佛法亦不得传矣。人皆无君则争夺屠灭相残相食,而佛之党亦无以自立矣。此理之易见者,而独不谓之邪哉?是故,仲尼正则佛邪,佛邪则仲尼正,无两立之势,此祟正辨所以不得已而作也。上士立德以教变之,中士立功以法革之,下士立言以辞辟之。凡若言览者,矜其志而左右其说,则忠孝之大端建矣」。
按沈起凤谓,佛废夫妇而戒杀生,使其教尽行,数十年后,天下人类灭而尽禽兽矣,说尤痛快!

第1个回答  2008-02-22
这个我拿手,有时间给你翻吧
第2个回答  2008-02-22
400分也未必有人有空帮你翻译 你自己对着古汉语词典自己翻译不行?怕出错?要用于严肃场合?自己试试吧~
第3个回答  2008-02-23
xingyu51921 这仁兄说的在理
分段给分吧 这实在是长的离谱
第4个回答  2008-02-22
这个也太多了
翻译出来得多少字啊?
第5个回答  2008-02-22
真是,分儿太少了,如果想交流的话,可以发我信箱,[email protected]
你的这个也真是太长了一点,大家相互研究着点可以,译也能帮你译的出来,可时间真是太长了。太累了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