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写作?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30

“写作就像修行、坐禅。喜欢写,不喜欢也写;有灵感写,没灵感照写;快乐、痛苦、刮风、下雨都要写。一旦决定写作,不管外境如何,都要找出时间来写。”

写作,可以调心。这是我写下去的最大理由。

弗洛伊德说:“我们写作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虽然当别人看到了我们的努力、认可了我们的成就时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但写作终究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碰撞,是为我们自己而写。”

写作一年多了,带给我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说话有条理了,思路也更加清晰了,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说话表达的时候也言之有物了。

写作,还是一种自我剖析和自我反省的方式。浮躁的时候,一支笔,一张纸,就能让内心沉静下来。把思想变成文字,把情绪自如的梳理,在文字中剖析和反省,自我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变得更敏锐了,日常种种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了。

当我们用文字把心理事件表达出来时,习惯性的心理防卫就会减少 ,不知不觉中内心的障碍也在慢慢突破。

当我们觉察到引发我们反映的情绪,并且开始接纳后,反而会不执着于处理问题,而是而更懂得去理解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需要。这是自我疗愈的第一步。

写作也是我们舒解压力的最佳方式,当我们不再压抑,能量有地方可以释放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别"促使"你的心做任何事,只要摆开成见,记录下你脑中源源不绝的思绪就行了。写作练习会软化感情和理性,有助于我们保持弹性。——娜塔莉.戈德堡

写作是一件寂寞的事情,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发酵酝酿,总是需要外界的反馈,来给自己一些鼓励。

即便是一朵墙角默默盛开的花,不求绚烂,但内心中也会暗暗希望有欣赏和珍惜的人,写作人也是一样,除了自言自语式的自嗨外,总是希望作品会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喜欢。

有时文章石沉大海,也会心里发慌,产生自我怀疑,是内容不好?还是名字没取好?

几个写作的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会提到自己的困惑,有时,掏心掏肺的文章,乏人问津,有时,自己都有点拿不出手的干货,反而受人追捧。

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是要迎合市场,写无美感的干货,还是,要自己真正要写的东西,那怕没有观众。

当然,大家喜欢干货,可以理解,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我们内心都充满了焦虑,害怕被社会抛离,害怕自己赶不上新的形势。

我们有太多的选择,想要更多的自由,我们需要快速掌握、快速筛选信息。

需求推动了供应,供应又强化了需求,如此循环,于是干货党、标题党应运而生……

其实,适当的水分,可以让这个世界充盈起来的。适当的水分,也可以很好的疏通文章,让文章饱满而流畅……

如果一个橙子没有水分,会是多么干瘪无味?

有的时候,我们除了干货,也要有能欣赏一碟小菜、品尝一份甜点的能力,不是正餐,但它也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也曾经想过,自己到底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还是,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但是我发现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至少,此时我写的每一笔,都是发自内心,也希望自己记得此时的纯粹。

只是,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提供多一点的菜色,未必人见人爱,但求有同好者欣赏即可。

就像开一家伊沙贝的小茶馆,有压缩饼干、也有粥、小菜、蛋糕、红茶……不论什么形式,都是伊沙贝诚心出品,大家可以选择能充饥的压缩饼干,也可以选择一碗鸡粥,既可以兼顾美味,又可以,兼顾饱腹。

又或者,在不那么饿的时候,可以来一杯午后红茶,配一块小蛋糕,嘴角微微带着笑意,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足矣。

作家有两条命。他们平时过着寻常的日子,在蔬果杂货店里、过马路和早上更衣准备上班时,手脚都不比别人慢。然而作家还有受过训练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再活一次。那就是坐下来,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复习一遍,端详生命的肌理和细节。——娜塔莉.戈德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伊沙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