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灯》原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10

《灯》——巴金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山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

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

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   

“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扩展资料:

《灯》是现代文学家巴金于1942年在桂林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灯光”为情感线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现实的观察,有历史的回顾,也有传说故事的引证,表明了作者的一个信念:“灯光是不会灭的”。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以某一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描写和赞扬“灯光”,意在讴歌光明、迎接胜利。文章取材广泛,立意集中,开阖自如,奇正相生;全文语言简约、明快、庄重、隽永。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三段。作者开篇就用“噩梦”、“窒闷”、“漆黑”这些词描绘自己的心情及周围的环境,然后话锋一转,分辨出“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这是因为“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这一部分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整个民族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作者为民族、为国家、为他挚爱的人民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而痛不欲生,他感到了失望、苦闷、彷徨。但是作者并没有消沉下去,因为他看到了“扫淡黑暗颜色”的灯光。

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下文的联想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八段,主要描写了作者由眼前的灯光所引起的广泛的联想:眼前的灯光“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接着作者描述了一次风雪夜行时对于灯光的感受:“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眼前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路,没有尽头。

但“一点豆大的灯光”给我指明了路途。这里,作者把眼前的灯光和记忆中的灯光交织进行描写,并更深一步地指出灯光不仅给夜行者带来光明,指明方向,而且还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心灵的安慰、鼓舞:“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灯光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为第九至第十三段。前两部分作者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赋予灯光以光明、希望之类的意义,文章的第三部分拓宽一步,通过灯光抒发了作者对爱的渴求和讴歌。这主要是通过三处对灯光的描写来体现的。

第一处是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这里的灯光象征着姐弟之爱,表现的是人间亲情;第二处是通过古希腊传说“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来描写灯光,火炬的光芒象征着男女之爱,表现的是人间的爱情;第三处通过一个投河友人的故事来描写灯光,这里的灯光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表现的是人间真情。这三处灯光分别象征着亲情、爱情、友情。

这篇散文结构灵活而严整。作者以各种各样的“灯”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时而对眼前的现实运笔,时而对往昔的回忆着墨,时而叙述真实的例子,时而引用典故,勾勒出了一部人类的“灯火”传承的历史。事件层层深入,强化了“灯”与象征体希望、信心、力量和光明的对应关系。与象征手法对应,文中景物虚实结合,语言含蓄平实,意味隽永。

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

这篇散文是作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写的散文,因此他的希望常常不能“直说”,故采用象征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景物描写中。比如,文章以“恶梦”象征国民党投降卖国的论调;以漆黑的夜象征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以“灯”象征光明,象征人民的希望。

所以,作者歌颂灯光,就是歌颂希望和胜利。正如作者在《(龙·虎·狗散文集)后记》中所说:“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这些不象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心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曲笔手法:

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曲笔”,把自己强烈的爱憎表现出来。如“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这是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两次反共高潮的斥责。其他如“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指那些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不满而忱国忧民的人和不满黑暗现实而尚未找到“出路”的人。这些曲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含蓄的力量。

参考资料:灯 巴金—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