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简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8-17
翻开历史的长卷,唐诗宋词可谓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星光熠熠的双子座。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唐诗平仄的工整,豪气万丈地将胸中抱负一一释放,相反的,宋词错落有致的长短,既描述了战争的严峻,更写出了迫切的报国热忱。

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唐诗宋词宛如文物中的瑰宝,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后人喟叹不已。

一本《全唐诗》,犹如一座肃穆的瓷器馆,岁月的洗练并不能遮盖住瓷器本身的美,反而越发渗透着陈旧的浸香。形态上没有惊人的奇异,说得绝对点,可谓千篇一律,可瓷器上的釉色,却能让人感慨万分,赞叹不已。就犹如古板的绝句律诗一样,咋看并不出彩,可其中的韵味却一延千里,颇具玄机。

唐诗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讲究形音意的统一,每个字的运用都极为讲究。犹记得《武林外传》中秀才兴致勃勃地问掌柜的,‘清风明月挠我心’抑或是‘清风明月抠我心’,佟湘玉无意一句‘清风明月偷我心’,令秀才连连称赞。‘偷’的妙用在于,即表达了动作,更将这缕相思之风赋予人的性情,可谓扣上了作者本身的情感,比‘挠’或‘抠’单纯的动词更为斯文且灵动。而对仗押韵,更是为唐诗的流传增添了一笔亮色,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运用更是信手拈来颇有情趣。

古诗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因此冠称唐诗。从初唐的陈子昂,到盛唐时期的李白,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唐朝可谓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诗人,更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篇章。写边塞壮丽景色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思乡情切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写朋友深情离别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报忠国家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可以说融入了生活,融入了人生。不论是谪居蛮地,或是近乡情怯,都养成了一种出口成章似的习惯。唐朝素喜诗文,唐朝沿用了隋朝的科举制也在太宗的改革下不断完善,到唐玄宗时期,诗赋已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大诗圣李白正是由于诗才过人,得到唐玄宗赏识,才入仕做官。

唐代末期,割据势力此消彼长,五代十国的离散局面,令许多爱国志士报国无门。在这种分崩离析的局势下,词风悄然发展。南唐后主李煜正是宋词中的佼佼者,他的词温婉哀怨,诉不尽的哀伤和愁绪,正是面对国家的灭亡和自己黯淡的前路,使得他的作品流传后世,令人折服。

宋词如纱,如袅袅轻烟,如细语花荫,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闲愁,远看近看,都如一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让人心醉。它最抒情,写艳情而不仟佻,写富贵而不悲俗,如老松柔树,临风伴月,如烟波浩渺,深微隐幽。

宋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豪放派代表如陆游,秦观,婉约派如李清照,辛弃疾等等。不论何种派别,宋词的意味隽永,香软艳丽,都是最令人沉迷与神往的。

宋词又名长短句,随意又入境,形式丰富,内容丰满。相同的词牌名,却能创作出各种不同的意境。宋词的在字数上规定较为严格,但词人的填充,总能将情感诠释得尤为传神。

宋词是寂寞凄苦的代名词。苏轼半夜入梦,醒来时却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将对亡妻的思念诠释的淋漓尽致;而悲壮如岳飞,面对奸人陷害,山河沦陷,只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的起起落落,总是难以史料,境遇时,总会想起那些苍凉落寞的词句,是生不逢时的悲叹,是壮志难酬的忿恨,是物是人非的无奈,是迟暮追忆的感怀。宋词的美,贵在最能触动人心底的柔软和感伤,勾起无数遐想和悲凉,使那种愁苦萦绕心头久久不散。难怪柳永会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单指情爱,同样可用于世间各种苦恼与心碎。

宋词不是宋学,不是宋诗,更不是宋朝的灵魂。宋词不像唐诗那般成为宋代文学主流,但其璀璨程度却能与唐诗齐名,其盛名可想而知。南北宋的更迭,北宋多豪迈,南宋是悲怨。也许只有了解了这段历史,宋词的精粹方能体会。

唐诗宋词的源远流长,可以称得上是继往开来,但终究成为千古绝唱。反观元代在蒙古的统治下,戏曲较为发展,明朝时的八股取士,更是扼杀了才子的创作,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清朝时文字狱越演越烈,小说在专制统治下奄奄一息,历史上,也就再无这般辉煌了。

唐诗宋词的深厚内涵,绝非这般浅薄的文字所能表达。只有一个优秀的民族,才能支撑起如此深刻的文化底蕴,而没有文化沉淀的民族,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

难怪周杰伦每张专辑都在唱着中国风,从琵琶弹奏的《东风破》,到扬琴掀起的《发如雪》,不禁轻叹,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词朝墨尽,千情万怨英杰愁,纷飞了眼泪,凄美了离别,镌刻出永世的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