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朋友去过柏林瓦尔德尼森林剧场,请说一下现场感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3-07
  在森林回响的"兰色狂想曲"

  ------北京音乐广播再度成功转播柏林森林音乐会(文: 陈小斌)

  陈立、陈小斌与帕胡德
  如同喜爱音乐的电视观众没有不知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京城爱好音乐的广播听众很少有不知道柏林森林音乐会的;去年,北京音乐广播首次现场直播的2002柏林森林音乐会,让千百万古典乐迷认识并喜爱上了这台既轻松活泼又典雅优美的夏季音乐会。

  坐落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一片茂密的天然森林中的瓦尔德尼森林剧场,是一座能够容纳22000名观众的露天演出场所,每年的夏季,这里都会举行大量精彩的露天音乐会,有时也会在周末放映露天电影;每次的演出都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前来观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优雅环境、轻松的演出曲目和休闲而随意的欣赏氛围很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在夏日轻拂的微风里,听着林中鸟儿啼鸣,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品美酒佳肴、听人间仙乐,自然是其乐融融;在夏季的音乐聚会当中,最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当然是由世界最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每年音乐季在这里举行的最后一场轻松音乐会,这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森林音乐会。

  从1984年开始举办的森林音乐会,除了主角柏林爱乐乐团常年不变之外,参加演出的指挥家和艺术家每年都象"走马灯"似地由世界各地最著名的音乐大师轮流"执政",由于每年的演出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加上这些不同风格与特点的艺术家们的加盟,森林音乐会的演出就更加"异彩纷呈",每年的门票也因此而颇为紧俏,预定在6月下旬的演出,常常在3、4月间门票就早已"销售一空";为使中国的乐迷与世界同步感受这场难得而精彩的音乐盛会,曾现场直播了萨尔斯堡音乐节、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和格莱美颁奖音乐会等重大国际音乐活动的北京音乐广播,通过多方努力,在2002年首次派出转播小组,现场直播了当年森林音乐会的盛况,在中国的乐迷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纷纷给我们写信表示了自己听到转播之后的兴奋与激动,他们希望这样的转播能够年年都听到!

  陈立、陈小斌在转播中
  今年森林音乐会的主题为"兰色狂想曲"之夜,作品全部是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由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和来自美国的"马库斯"爵士三重奏组的加盟,使演出具有更多的"看点";为此,北京音乐广播从今年三月就开始筹备音乐会的转播工作了;可进入四月以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许多我们预定的工作节奏,由于当时不少国家都开始限制我国人员入境,因此,对于原定的森林音乐会转播能否正常进行,音乐广播的领导和我们也都感到没有把握;报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们给森林音乐会的主办者--柏林爱乐乐团的有关部门发去了联系的信函,出人意料的是:乐团方面对森林音乐会的转播表示全力支持,丝毫没有因为"非典"而产生任何的动摇;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去年曾为我们的转播提供技术支持的柏林RBB电台,电台技术部门的负责人马勒先生当即就对我们幽默地表示:我们仍将继续为你们提供技术保证,你们尽管放心来柏林,带好设备、只要别带SARS就行了!德国方面的大力配合,坚定了我们转播今年森林音乐会的信心。

  进入五月底,北京的"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工作开始全面恢复,电台领导马上想到要尽快启动我台重要的音乐会转播,这也是献给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给千百万音乐爱好者最好的音乐礼物;这时森林音乐会转播准备工作正式启动,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北京音乐广播2003年柏林森林音乐会转播小组再次踏上了前往柏林的航班; 到达柏林之后,转播小组立即赶往森林剧场进行例行的线路测试,德国电信部门的工作如同去年一样的精确,我们的线路试验非常顺利;

  演出前一天晚上,转播小组照例前往森林剧场观看了音乐会的最后排练,当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和"马库斯"爵士三重奏组的成员以及柏林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登上舞台的时候,我们终于第一次听到了最富有新意的"兰色狂想曲";这部格什温最著名的作品是作曲家专门为爵士钢琴和小管弦乐队而创作,由于担任乐曲首演的钢琴演奏者就是作曲家本人,因此,格什温对曲中钢琴部分的曲谱只作很简要的标注,而给钢琴留下了大量即兴发挥的空间,就好象是协奏曲中的"华彩乐章",这就是为什么不同钢琴家演奏的"兰色狂想曲"总有许多的不同之处。而今年森林音乐会中的"兰色狂想曲"则具有更多的"与众不同":改编者将钢琴部分的演奏交给了一支由钢琴、低音提琴和爵士鼓组成的爵士乐队,这样,演出时的"即兴"成分将更加突出,而担任乐队协奏的是大编制的交响乐团,以这样的阵容去演绎,绝对是既现代又热闹的"兰色狂想曲",这恐怕也是这次森林音乐会能够"出新"的绝招。音乐会另外一首《F大调钢琴协奏曲》也是如法炮制,这样的创新版本使我们在观看排练时就感到"耳目一新",除了我们熟悉的柏林爱乐乐团,第一次接触到的"马库斯"爵士三重奏组使人印象深刻,特别是盲人钢琴家马库斯的灵活多变、出神入化的钢琴演奏更让人"拍案叫绝",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仍然以他特有的诙谐而幽默的指挥风格,使现场的气氛更加活跃;在排练现场,转播小组巧遇当代最杰出的长笛演奏家、现任柏林爱乐乐团长笛首席帕胡德,当听说我们是来自遥远的北京,他高兴地向我们表示欢迎,祝愿转播圆满成功,他的随和与谦逊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大家以舞台为背景摄影留念;这晚观摩排练收获不小,大家对第二天的现场直播更有把握了。

  作者与小泽
  当地时间6月29日,是森林音乐会的"正日子";经过午间的短暂休整,北京音乐广播转播小组在下午4点就早早来到了森林剧场,按照个人的分工分别进行转播前最后的准备;今年我们的转播席位设在剧场内观众席的后面,头顶是繁茂的树木,四周是惬意的观众,眼前可以清晰看到舞台的全景,旁边是德国RBB电台的同行,-------我的角色与往年略有不同:在完成了录音车上的设备调试之后,我和陈立一起坐在了转播话筒前,虽然我们一起主持了多年的节目,可在实况转播中搭档却是第一次,心中不免有些打鼓;可当我们看到演出前观众和台上的演员们共同掀起的人浪,在那种热烈、轻松的气氛感染之下,心情就开始放松起来;转播准时开始,我和陈立的解说也"渐入佳境",台上的演出和场内的气氛使我们激动和兴奋,在"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暖场音乐过后,随着"马库斯"爵士三重奏组的登台,"兰色狂想曲"的旋律回荡在巨大的森林剧场、飘散在四周茂密的树木之中,我们被深深陶醉了;想到万里之外的祖国,那么多乐迷的耳朵都在凝神聆听着来自森林的音乐,他们多么渴望知道现场的情况!我俩不由得"口若悬河"起来:我们要把在这里看到、听到和感知的一切,连同美妙的音乐一起献给热情的听众!虽然激动中的我们会有时嗑绊、有时语塞,可"说话"的热情却始终没有消退,直到音乐会结束的狂热掌声和口哨声响彻在森林上空的时候,我和陈立才"如梦初醒"地相视一笑:我们的转播成功啦!

  我在柏林拍大师

  ------记赴德国参加转播2003年柏林森林音乐会(文: 孙瞰瞰)

  大师小泽给音乐台签字留念

  转播小组在瓦尔德尼剧场内
  当北京音乐台的录音师陈晓斌老师通知我将作为转播小组的一员赴德国柏林参加一年一度的柏林森林音乐会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我只是负责现场摄影和即时新闻的采写,但仍为能够亲临世界如此著名音乐会而莫名的兴奋不已,毕竟对于古典音乐我还是个门外汉,能老老实实的听完一个乐章都算不容易了,但毕竟是工作,于是在激动之余,我开始着手准备起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柏林森林音乐会的闻名要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从1984年创办到现在已经有19年的历史,是柏林爱乐乐团每年音乐季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出场所是柏林郊区的瓦尔德尼森林剧场。试想一下,在郁郁丛丛的森林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伴着悦耳的鸟鸣、聆听着由世界顶极大师指挥,一流乐团演奏的著名乐章。天哪!这样美妙的瞬间人生不知道会有几回?

  还记得当我在朋友的车上不经意跟他提起要去柏林森林音乐会转播的时候,他下意识的踩了一脚刹车,把车停在路边.用狐疑的眼光望着我: "什麽?去哪儿?"我重复了一遍: "去柏林看森林音乐会"!他一脸无奈:"怎么能让你这样不懂古典音乐的人去'膜拜'大师呢,这不成了假球迷去看世界杯了么?"我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不知所云。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管乐系教单簧管的老师,从他嘴里我才得知一直以来他都梦想着能亲临柏林森林音乐会的现场。对于身在音乐学府的他和他的同事、同学们来说,能有机会去德国看一场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就好像朝圣者去朝拜胜地一般。于是心存兴奋和疑惑的我对于森林音乐会的演出又多了几分崇敬之情。

  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把我送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柏林。当我走出柏林国际机场,第一件事情就是扔下行李、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仿佛在拥抱大师们的气息。一路上,蓝天白云、欧式建筑、高密度的绿色氧吧,汽车里一直放着柏林电台的古典调频,那是一些轻快的协奏曲,伴着轻松优美的旋律,看着窗外悠闲漫步的人们,不禁心情都跟着跳跃起来,原来古典的乐章也可以自由地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意中想起北京音乐台谷悦的节目《古典也流行》,我的脸上泛起了微笑。

  观众的人浪

  共同祝贺
  第一次到达演出的现场正赶上音乐会前的最后一次排练,转播组的工作主要是进行线路测试和现场图片的拍摄。在去剧场前我们首先来到了大师卡拉扬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柏林爱乐乐团。它的建筑造型很不规则,据说卡拉扬曾参与设计,黄色且结构别致的建筑与蓝天白云相映具有格外淡雅的气息。在乐团的展示厅里陈列着许多音乐家的巨幅海报及珍贵的唱片,空中弥漫着的浓厚的音乐气息让人不禁对那些在这里工作过的天才演奏家们肃然起敬。在排练厅里,我的镜头直追今年音乐会的指挥家小泽征尔,他不断地与演奏者交流,特别是此次演奏会的焦点人物----盲人钢琴演奏家马库斯。排练的气氛很活跃,在台下小泽让人的感觉是冷峻,颇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但是一站到指挥台上,他的动作诙谐、语言幽默常常引来阵阵笑声,这使得排练的过程很轻松。

  离开柏林爱乐乐团,我们乘车前往瓦尔德尼森林剧场。剧场坐落在茂密的森林当中,入口的保卫措施非常严密,我们不能开自己的车进去,而是转乘场内专门的车辆穿过林间小路,才到达我们的转播车前。早就等候在那里的德国同行们亲切和蔼,很快试线工作就得以顺利完成。抽得空闲我又开始端起相机捕捉起眼前的森林剧场。

  瓦尔德尼剧场被绿色的森林簇拥在中心,两个圆锥形顶棚在舞台的上方仿佛是徜徉在绿色海洋里的白色风帆,蓝天白云做底,当按下快门得一刹那,我自己也分不清是在拍摄照片还是绘一幅水彩画了。观众席呈盆地型,有186层台阶、88排座椅、22000个座位。我持着相机在观众席中穿梭,力图捕捉到彩排中的精彩瞬间,不经意的发现无论走到那里,剧场所展现的舞台音质都惊人的一致,惊叹之余不得不赞叹德国音响师一流的舞台音响操控水平。后来才知道,正因为如此音乐会的票价是完全一致的,观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中意的角度去聆听大师们的演奏。但由于每年的森林音乐会的演出只有一场,所以无缘买到入场券的人们就只能来看彩排了,但从他们神往的表情中看到的更多是幸福而非遗憾。

  大师魅力

  小泽也休息
  这时候,陈立老师向我挥手示意要我过去,到跟前他向不远处指指,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士正在座位上与亲友聊天。从他的着装上不难看出他应该是柏林爱乐乐团参加演出的成员。陈立老师告诉我他就是著名的长笛演奏家帕胡德,现在是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演奏家。我拿着相机和笔记本向他走过去,原本以为这些天才艺术家都是性格高傲,脾气古怪的,却没想到他听我表明来意之后欣然接受,热情地与我们合影并签名留念。第一次面对这样谦和有礼的外国艺术家,让我又对他平添了几分敬重。

  2003柏林森林音乐会正式演出是在当地时间晚8点15分,柏林的夏季天色黑得较晚,大约10点左右才会夜幕降临。当天不到7点很多观众背着包、提着篮子陆陆续续到达了现场,这与国内看音乐会时盛装出席的场景可谓截然不同。所有的观众都像去郊游一样,穿着舒适休闲,还随身携带了各类小吃,像匹萨、芝士酱、啤酒还有德国人最爱吃的香肠,像雨伞、蜡烛、小烟花等小的物品也有准备。找个理想的座位,倒上美酒,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等待着音乐会的开始。演出还未开始,不知在谁的带动下观众掀起了人浪,此起彼伏。最有意思的是当人浪经过圆形剧场的舞台那一面时,原本刚刚落座的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也自然地回应起来,这样整个演出前的气氛就开始热闹起来,而且还平添了温馨的气息。在这一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音乐不但可以自然地融入生活,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们转播小组的工作地点是在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上场口,所以我把镜头对准了他的一切:下车、走进休息室、与他的夫人聊天。要知道这麽近距离的接近大师我可还是头一回,兴奋之外我还请小泽征尔为我们在音乐台的画册上签名留念,他始终谦和而平静,很难想想这样一位和蔼的老者即将站在台上,用那根短棒征服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心。

  随着小泽征尔大师的上场,2003柏林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观众的掌声把小泽推上了指挥台。这次音乐会主题是"蓝色狂想之夜",演奏的是格什温的作品,采用大编制乐队演奏并加入了美国三位黑人爵士乐队即兴的表演,场面轻松诙谐,史无前列。小泽不愧为当代一流的指挥大师,在他双手的舞动下,乐队完全融入到激情当中。这时我转到舞台的后方去拍摄大师的正面,众多的外国记者举着各式专业的摄影器材让人眼花缭乱,而我带着对音乐的崇敬和热爱也毫不犹豫的把我的镜头再次对准了大师。只见他目光炯炯、表情时喜时忧、动作夸张、那头蓬松的灰白色头发格外引人注目。如此近距离的接触,音乐就像长了脚的精灵一般钻进我的耳朵,带着魔力浸透我的骨髓,让我浑身的毛孔都在呼吸着音符。闭上眼仿佛沉浸在蓝色的海洋里,一望无际,激动人心的旋律象飞鸟一样在我脑海里穿梭,原来音乐真的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牵动你我的心灵。

  从台后绕到观众席的最前排。我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正沉醉其中观众。即使你没有听到现场的音乐,你都可以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激动和快乐。在每一个乐章结束时,所有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起立热烈地鼓掌,那伴着音乐的掌声久久回荡在瓦尔德尼剧场的上空,这种感觉是在国内任何一场露天的演唱会所不能体会的,心灵的洗礼让经典的旋律长久留在了我的心底。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终曲的结束,连绵的掌声再次想起,接着是欢呼声,没有人离场,一起期待着返场的曲目。果然大师小泽不负众望放下手中的鲜花再次挥动起他神奇的双手。当乐曲响起时,剧场内的每一个人的心都沸腾了,心中的激动被这些音乐大师彻底点燃了!最后的这曲"柏林的空?quot;曲调轻快,小泽征尔不断的回头向大家示意一起跟着节拍吹口哨,于是有些观众开始随乐起舞了,观众席还燃起了烟花,伴着音乐的节奏,乐曲声、口哨声、掌声、欢呼声、鸟鸣声,五个声部合成在一起,我想这才是这场音乐会最后的乐章吧。此时此刻,我才感到手中相机所能表达真是太有限了,真正激动的瞬间,内心的冥想是无法如此简单纪录的,更何况是大师们的音乐真谛。在乐声中我仿佛领悟到一种大自然的灵性,那博大与变换无穷的色彩,让我前所未有的甘愿沉醉其中,直到永远。

  柏林之行就是这样在感知音乐的震撼中结束了,它赋予我的一切,很难用只言片语简单地概括和表述。虽然我捕捉到了演出的瞬间,但真正音乐所能带给你的一切恐怕还是要你在音乐中来自己感受吧。而对于我,在经历了这样的音乐洗礼之后,对音乐的渴求充满了我的心,那种渴求不再是浮于简单的旋律,而是更深层的内涵和期盼中的心灵沟通。作为北京音乐台的一员我还会有给大师拍照的机会,但下一回将会把他和他的音乐在图片中一同奉献给您。

参考资料:http://music.ent.tom.com/Archive/1282/1293/2003/7/9-80987.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3-05
"爽"就一个字
"震撼"就一个词
"永远忘不了"就一句话
想感受的话就自己去 没钱的话 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赚钱吧~~~~~~还等什么?????????
第3个回答  2006-03-05
爽"就一个字
"震撼"就一个词
"永远忘不了"就一句话
想感受的话就自己去 没钱的话 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赚钱吧~~~~~~还等什么?????????
的却
第4个回答  2006-03-05
垃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