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27
李清照年表

宋年号
公元
年龄
记事

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

1岁

清照生于济南(今山东章丘明水),父李格非,字文叔,「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宋史‧文苑传》有传,有《洛阳名园记》等著作传世。母王氏,元丰宰相王珪之父王准的孙女,善属文。

宋哲宗元佑四年
1089
6岁
格非官太学正,赁屋于汴京经衢之西,名其室曰「有竹」。清照与其毋仍留原籍。

元符元年

1098

15岁

清照仍在湖山佳胜的明水原籍,是年春、秋两季有溪亭之游。

元符二年

1099

16岁

清照是年前后,与其母及胞弟迒由原籍赴汴京,其「学诗三十年」伊始。结识文学上的忘年交晁补之。此时清照有<点绛唇>(蹴罢秋千)、<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元符三年

1100

17岁

格非始除礼部员外郎。清照有<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又清照得识张耒(字文潜)并作<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1101

18岁

清照适赵明诚。明诚字德甫,二十一岁,太学生,赵挺之季子。有《金石录》传世。是年,格非仍力礼部员外郎、挺之为吏部侍郎。清照新婚燕尔,有<减字木兰花>词(买花担上)又有<浣溪沙>词(绣面芙蓉一笑开)亦写新婚之乐。

崇宁元年

1102

19岁

春,清照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抒伤春情绪。七月,格非被列为元佑党籍,九月,徽宗书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奸党」名额此时共约 120 人,格非名在余官第 26 人。六月,赵挺之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清照上挺之诗云:「何况人间父子情!」,当为营救其父格非而作,人谓「识者哀之」。

崇宁二年

1103

20岁

春,清照有<怨王孙>(帝里春晚)四月,挺之除中书侍郎;明诚亦于是年「出仕宦」,其兄存诚除馆职。秋,清照有<一剪梅>(红蕅香残玉簟秋)送明诚。九月庚寅诏禁元佑党人子弟居京、王午诏:「宗室下得与元佑奸党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定未过礼者并改正。」据此,清照被遣离京,只得投奔上年回原籍的父母。

崇宁三年

1104

21岁

六月,复位党籍,将元佑、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合为一籍,共 309 人。戍午,刻石文德殿门之东壁,格非名仍在余官第 26 人。挺之属新党,是岁九月乙亥,自右光禄大夫、中书侍郎除门下侍郎,故清照作<玉楼春>(红酥肯放琼瑶碎)。

崇宁四年

1105

22岁

二月,挺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清照再次上诗救父,其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六月戊子,挺之为避蔡京嫉,引疾乞罢右仆射。十月乙丑,明诚授鸿胪少卿,其长兄存诚为卫尉卿、次兄恩诚为秘书少监。

崇宁五年

1106

23岁

正月,大赦天下,毁《元佑党人碑》,除党人一切之禁,并令吏部李格非与监庙差遣。二月丙寅,蔡京罢左仆射,赵挺之为特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时清照由原籍返汴京,作<庆清朝>(禁幄低张);七夕,有<行香子>(草际鸣蛩)词。

大观元年

1107

24岁

正月甲午,复以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三月丁酉,挺之罢右仆射,授特进、观文殿大学士、佑神观使。后五日癸丑,卒于汴京,年六十八,赠司徒,谥清宪。卒后三日,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无事实,七月,挺之被追夺赠官,是年秋明诚、清照屏居青州。回乡后,清照有<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九月有<多丽>词咏白菊。

大观二年

1108

25岁

春正月壬子朔,徽宗受八宝于大庆殿,大赦天下,自此以后,党禁稍弛,格非亦在被赦之列,自象郡放还,后家居齐州。清照有<如梦令>记游溪亭,又有<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写屏居之乐。八月秋分,明诚、清照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薄露初零)。重阳,明诚与妹婿李擢游仰天山,清照有<忆秦娥>(临高阁)、<醉花阴>(薄雾浓雰筹永昼)思之。

大观三年

1109

26岁

端午,明诚与兄导甫、妹婿李擢等重游仰天山。九月十三日,明诚游长清县灵岩寺,清照有<凤凰台上忆吹箫>词(香冷金猊)抒发相思之情。

大观四年

1110

27岁

清照居青州。大观间,有<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词。

政和元年

1111

28岁

五月,郭氏奏请除挺之指挥。九月,清照、明诚题名于云巢石。

政和二年

1112

29岁

明诚夫妇仍屏居青州。存诚于是年以秘书少监言事,思诚亦起复。

政和三年

1113

30岁

是岁,清照有分得知字诗(学语三十年),又有《词论》。

政和四年

1114

31岁

新秋,明诚为易安题照(上书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题赞曰:「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政和甲午新秋,古东武,明诚乡里也。」此「照」存有所衣非宋人服装等若干破绽,已考定其为赝品。

政和五年

1115

32岁

明诚得《汉司空残碑》、得刘跂所遗《汉张平子残碑》、得《汉祝长严欣碑》。明诚在青州屡获金石刻辞,于归来堂起大橱藏之,与清照相对赏玩。是岁,明诚常外出访古,清照有<浣溪沙>词(髻子伤春懒更梳)以抒闺情。

政和六年

1116

33岁

春三月四日,明诚三游长清灵岩寺。清照有<点绛唇>(寂寞深闺)、<念奴娇>(萧条庭院)、<木兰花令>(沉水香消人悄悄)三词,忆念在长清等地访古之明诚。

政和七年

1117

34岁

夫妇仍屏居青州。秋九月十日,明诚编《金石录》始成,并自序之,河间刘跂为《金石录》前三十卷作序,题为《金石录‧后序》。

宣和三年

1121

38岁

春,清照有<蝶恋花>词(暖雨和风初破冻)抒离情,盖此时明诚与兄弟朋友辈出游,故清照思之。四月廿五、廿六日,明诚等游仰天山。后明诚起知莱州,秋,清照赴莱州,途经昌乐,有<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一词。八月十日,清照到莱州,有<感怀诗>(寒窗败几无书史)。

宣和四年

1122

39岁

清照夫妇在莱州。明诚得《后魏正羲上碑》又得郑道昭《登云峰山》与《北齐云峰山题记》诸石刻。清照有<晓梦诗>(晓梦随疏钟)。 

宣和五年

1123

40岁

清照夫妇在莱州。人日,清照从兄李迥为李格非<廉先生序>作跋。于静治堂夫妇共同辑集整理《金石录》,且「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守莱期间,明诚尝与僚属登今山东莱州城南偏东约五公里的文峰山,且徘徊北魏郑羲碑下久之,得其下碑;又遣往天柱山之阳访求上碑,在胶水县(今山东平度)界中,遂模得之。

宣和六年

1124

41岁

明诚移知淄州,清照随往。

宣和七年

1125

42岁

清照夫妇在淄州。十二月二日,明诚以职事修举,除直秘阁。

钦宗靖康元年

1126

43岁

明诚守淄州,因其提兵帅属,斩获逋卒为多,被朝廷「录功」,且转一官。明诚在淄川邢氏之村,得白乐天所书《楞严经》,「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共赏。」近人疑此《楞严经》非真迹。十二月,金军破东京,史称「靖康之变」。翌年四月,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辅臣、乐工、工匠等及大量财物北去,汴京为之一空,北宋亡。

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

1127

44岁

三月,明诚独自往金陵奔母丧。四月,北宋亡。五月,高宗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之正厅,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四、五月间,清照由淄州返青州,整理金石文物准备南运。七月,明诚起复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八月至任。十二月,明诚家存书册什物十余屋,焚于青州兵变,清照离青州难渡,载书十五车。

建炎二年

1128

45岁

春,清照携《赵氏神妙帖》等文物赴江宁,途经镇江遇盗掠勿失,为明诚和岳珂所称道。江宁旅邸后庭梅花盛开,清照有<殢人娇>词(玉瘦香浓)咏之。三月上巳召亲族,清照有<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又有<小重山>词(春道长门春草青),以抒时局动荡,无心赏春之情。夏,清照有<添字丑奴儿>词咏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写初到江南,不习惯于梅雨敲打芭蕉之声也。九月,明诚起知建康府。秋,清照有<清玉案>词(征鞍不见邯郸路)盖写与弟迒相逢又别之感慨。秋末,有<鹧鸪天>词(寒日萧萧上锁窗)以抒思乡情怀。十二月辛未,金人犯青州,明诚、清照所留青州文物尽毁。寒雪日,清照每登健康城寻诗。清照此时亦有诗刺南渡君臣。

建炎三年

1129

46岁

正月初七,清照有<菩萨蛮>词(归雁声断残云碧)二月,有<临江仙>二首(庭院深深深几许);此月,明诚罢知建康府。三月,夫妇备办舟船上芜湖,入姑孰,将择居赣水上。夏,舟经乌江县,清照赴诗吊项羽以刺现实。五月,至池阳,明诚被旨知湖州。安家于池阳,清照留此,明诚独赴召。清照乘船相送,直送到六月十三日,明诚改走陆路的那一大。是日,明诚坐岸上,向舟中的清照告别,并叮嘱她,在紧急时,自负抱宗庙礼乐之器,「与身俱存亡」。说罢,驰马冒大暑,往建康朝见高宗,途中感疾。七月末,清照得到明诚卧病的消息,遂解舟,一日夜行三百里,赶赴建康探视。八月,明诚病危时,阳翟张飞卿携玉壶(实珉),视明诚,便携去。八月十八日,明诚卒于建康,年四十九。旋葬之,清赵为文以祭。葬毕,清照大病,仅存喘息。事势日迫,遣人将行李送往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的明诚妹婿处。病起,清照作<山花子>(病起萧萧两鬓华)词。十一月丁卯,清照两舅降金;戊午,金人破洪州,清照寄洪之文物尽委弃。夫死,清照往依其弟李迒。时传赵世有颁金之语,清照惶怖,尽将铜器赴外廷投尽,一路追随帝踪。清照离健康南下,途中作<浪淘沙>词(帘外五更风)怀念明诚。冬,又作<孤雁儿>词(藤床纸帐朝眠起)再抒悼明诚之情。黄大兴《梅苑》编成,收清照词六首(收<孤雁儿>、<满庭芳>、<玉楼春>、<渔家傲>、<清平乐>、<殢人娇>)

建炎四年

1130

47岁

春,清照追随高宗辗转浙东。在明州,尝散失书画。入海,,或有经三山(福州)往泉州之想,有<渔家傲>词(天接云涛连晓雾)志其事。夏四月癸未,帝驻越州。七月丁卯,刘豫受金册为「齐帝」,清照赋《咏史》诗讽之。十一月壬子,朝廷放散百官,清照至衢州。    

绍兴元年

1131

48岁

三月,复赴越州,择居钟氏宅,卧榻之下五簏文物被穴壁盗去,钟氏遂出十八轴求赏。可见钟复皓为梁上君子。后世张居正为此事殊不平,尝辞退会稽籍钟姓部吏。

绍兴二年

1132

49岁

春天赴临安,三月作「露花倒影」联,嘲新进士张九成。清照有<偶成>诗悼念明诚,又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怀念故乡。清照患重病,是时张汝舟巧言惑其弱弟以骗婚。张实觊觎清照手中残存之文物,不得,即对她日加殴击。秋,清照与张离异,并「讼其妄增举数入官」,张遂编管柳州。依宋刑律,告发亲人者应「徒二年」,清照仅系狱九日,因得明诚远亲、建炎时曾与高宗共患难的綦崈礼搭救的缘故,清照以《投年翰綦公崈礼启》谢之。

绍兴三年

1133

50岁

春暮,清照有<好事近>词(风定落花深)以抒伤春之情。尚书礼部侍郎韩肖胄使金,试工部尚书胡松年为副使。临行入辞,肖胄言:「今大臣各徇己见,致和战未有定论。然和议乃权时宜以济艰难,他日国步安强,军声大振,理当别图。今臣等已行,愿毋先渝约。或半年不复命,必别有谋,宜速进兵,不可顺臣等在彼间而缓之也。」肖胄母文氏,闻肖胄当行,为言:「韩氏世为社稷臣,汝当受命即行,勿以老母力念。」言行慷慨,清照缘此事而作《上枢密韩公部尚书胡公》古、律各一首,古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可见清照气概!

绍兴四年

1134

51岁

八月,清照在杭州作《金石录‧后序》九月,金、齐合兵分道犯杭州等地。十月,清照逃往金华避难,择居陈氏宅。是时思诚知台州。十一月二十四日,作《打马图经》并为之作序;又作《打马赋》与《打马图经命辞》。十二月庚子,金人退师。

绍兴五年

1135

52岁

春及初夏,仍居金华,并于此地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和《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诗。五月三日,诏令婺州取索故直龙图阁赵明诚家藏《哲宗皇帝实录》缴进。这当是一种带有违禁性质的大事,清照不久离开婺州府治金华当与此事有关。

绍兴七年

1137

54岁

春,清照有<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词。

绍兴九年

1139

56岁

元宵,清照有<永遇乐>(落日镕金);暮春,有<怨王孙春景>(梦断漏悄)词。

绍兴十年

1140

57岁

八月,清照有<山花子>词咏丹桂(柔破黄金万点明)。

绍兴十三年

1143

60岁

清照撰<皇帝合春帖子>,又撰<贵妃合春帖子>。夏四月,撰<端午帖子词>。《金石录》于是年前后表进于朝。

绍兴十六年

1146

63岁

春,曾慥《乐府雅词》成,其下卷收清照词二十二首(<南歌子>、<转调满庭芳>、<渔家傲>、<如梦令>两首、<多丽>、<菩萨蛮>两首、<浣溪沙>两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鹧鸪天>、<小重山>、<怨王孙>、<临江仙>、<醉花阴>、<好事近>、<诉衷情>、<行香子>)。

绍兴十七年

1147

64岁

清照有<声声慢>(寻寻觅觅)词,写国破家亡晚年孀居之惨戚。

绍兴十八年

1148

65岁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成,其卷六十《丽人杂记》条苕溪渔隐曰:「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同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绍兴十九年

1149

66岁

王灼的《碧鸡漫志》撰成于成都,其卷二谓易安「再嫁某氏,讼而离之。」

绍兴二十年

1150

67岁

清照访米友仁,为米元章二帖求跋。

绍兴二十五年

1155

72岁

陆游《渭南文集》卷四十五<夫人孙氏墓志铭>云易安晚年欲以其学传孙氏,孙氏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绍兴二十六年

1156

73岁

清照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7
只记个大概。她少年时过的还好,可以出去玩,写写词。嫁的人据说2人关系还可以,但好景不长,不久她丈夫就病逝了。而这是金兵也入侵了,于是她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下半生。据说晚年时,还被抓进牢房了,在里边也备受折磨。 只记得这些
第3个回答  2020-01-18

才女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