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三起三落的资料!!!急!

如题所述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人生的转折往往会重新塑造人的性格品性,苏轼一生中共有三个转折:
其一,是由于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使得苏轼对于人生产生了顿悟,人事难料,政治舞台更是风云变化无穷,并非正道能永远战胜邪道,有时邪之势力强大以致正道被挤于角落不得天日,如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苏轼自己也写过:“座谈足使淮南惧,归向方知冀北空。独鹤不须惊夜旦,群乌未可辨雌雄。”寓意人才之辈永远无法得到像群乌小人的赏识,而冀北的朝政之上正是那些小人当道,而言冀北空。
因此,苏轼自内而外地产生了一种更为达观豁朗的人生观,不再如先前那么地愤世嫉俗,郁郁难忍,出口犀利。
其二:是位等翰林后为朝中王安石的党人所不容而革职,自如同宰相的官位一下落到一个很低的职位,对于常人来说肯定是一种特别大的打击,许多心理承受能力不较弱的人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对于苏轼来说,位高而就,便努力为百姓谋实际的利益,以德服人,是天下百姓信任朝政,他为百姓免去税收,为百姓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而兴建排水系统。位低时便安于贫苦,并不以此为意,依然做一个和大自然亲近的平民,这种能上能下的气度是非常可贵的。
其三,是再次被朝中党人章醇贬于惠州。这次贬谪,对于苏轼来说似乎是一种打击,但是苏轼早已经能够逆来顺受了,他犹如一株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不论到哪里都能够泰然处之,他给当地的人们讲解草药的功效,自己种植一些作物送给邻人,也接受邻人的馈赠,大家仰慕这位大文豪,常常向他要求笔墨字宝,他也是慷慨挥毫。他此时对于朝廷高层政治已告断绝但仍然拥有的是一颗爱民之心。当地百姓的福利他视之为己任。
正是由于他豁达的心胸才是自己没有为政治上的欺辱所压倒,他想到:苏武被匈奴单于流放到漠北、管宁被流放到辽东并愿居住在那里终身不去。那么自己的被贬惠州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在闲时一面滤酒,一面喝个不停,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功名利禄算得了何,有酒一杯便足以适宜度日,他的自由自在的思想,摆脱名利粗茶淡饭的豁达,以及他的时时刻刻牵挂民众,与大家为友的姿态,都是值得如今的我们所学习和崇敬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6
苏轼的三起三落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建议去读一下余秋雨写的《苏东坡突围》 这里字数太长了复制不上来
第3个回答  2019-12-21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第4个回答  2020-07-29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