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家庭作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15
在数学学习中,家庭作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量、作业批改等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家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习内容“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还是一个“拓展—应用”的过程。  
由此可知,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容忽视。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是小学生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中,都应做到尽可能全面地体现出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力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家庭作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1.存在的现状  
现在小学生数学作业的主要来源是现成的教辅资料,如口算训练、同步作业、作业本。数学作业不仅量多,而且只考虑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和应用,使得作业比较单调枯燥,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要,体现不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方面主要表现在:(1)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量普遍偏大;有83%的同学每天需要60—90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数学家庭作业。(2)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形式欠丰富;有81%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教辅资料上的习题,极少有教师自己编写作业或者是布置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其它作业。(3)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主选择少;92%的教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大部分都是一样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4)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做了家庭作业;从学生的家校联系本上了解到,如及时完成作业则会打“√”,很少有相关的评语,(5)教师批改格式简单,标记不规范。  
学生方面主要表现在:(1)对数学家庭作业应付了事;在完成后,一般不会主动去检查。(2)没完成原因五花八门;(3)在家父母陪做数学家庭作业;造成了学生对家长有一定的依赖性,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减弱。  
2. 分析与思考  
虽然“减负”已经喊了这么多年,但是如今的学生的课业负担似乎越来越重,反复练习、题海战术成了老师们的制胜法宝,“减负”问题似乎积重难返。  
学生之间作业速度相差悬殊,导致速度慢的学生出现拖拉作业现象。对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体验操作程序的作业的重视度也不一样,许多学生更重视书面作业,自觉性不够。有的学生还存在着怕苦畏难的情绪,碰到稍微难度大一点的作业,就感到棘手不做了。  
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能及时批改家庭作业,没有漏改或不改的现象,学生也能及时订正补做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如果数学教师也像语文教师那样高度重视书写质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数学试卷中也设立卷面整洁分和书写质量分,学生的家庭作业也就不会出现越到高年级段,作业质量就越差的本末倒置的现象了。  
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有“基本题”,又要有“提高题”,要有后进生“跳一跳能找到”的“果子”,还得有优等生觉得富有挑战性的作业。  
2. 趣味性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传统作业往往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我们应该发挥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力求做到题目新颖有趣,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在心情愉悦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 开放性原则  
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4. 实践性原则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要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要强调实践,强调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发展性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作业内容的选择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作业要有助于知识面的延伸和扩展,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6. 创新性原则  
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时代的背景,结合实际设计一些时代性比较强的作业。要打破传统型作业整齐划一的格式,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完善个人魅力,给予学生“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新鲜体验。同时也让作业成为闪现学生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舞台。  
三、家庭作业设计的策略  
1.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  
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在吃晚饭的时候,利用饭桌上的东西,跟爸爸妈妈说一说几分之几,并利用你所学的分数知识,编几道题给爸爸妈妈做。这样的作业既新鲜又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可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2.作业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1)在一年级下册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去超市买东西,看清物品的价格,在结账之前算一算服务员该找回自己多少钱?(2)在四年级下册学了《四则运算》以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扑克牌,玩算“24点”的游戏。(3)在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学了估算内容之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晚上和爸爸妈妈出去公园或者广场散步的时候,估一估那里的人数。”  
从作业的反馈来分析,这样的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还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完成都极其认真,作业应付了事的情况不再出现。因为这些作业都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而且又是在情境中完成,不管是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还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3.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不限于书面形式,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家庭作业设计应该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作业要创新,要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等形式,做到“寓做作业于兴趣中”。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因为我们也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故事,抢“30”游戏,模拟购物等游戏。这些童话故事和游戏可能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高段的学生可以阅读《小学数学报》、《小学数学》等,也可阅读数学发现和数学史中的知识,如高斯求和、毕达哥拉斯定律等。  
这样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从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可见,家庭作业应具有选择性和个性化,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会喜欢。培养学生的“四基两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作业不再有负担的感觉,基本上都会对作业充满期待,以一种欲望、一种积极心去完成今天的作业。  
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作业改革必将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