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学生的时间观念"的信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1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涵极为广泛,它不仅包含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包含良好的心理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在所有的行为习惯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生活习惯中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仅此谈谈自己粗陋的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理念依据

关于时间的短暂与珍贵,古今中外,无数古圣先贤都有精辟的阐述。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高尔基说:“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一个人珍惜时间,就是爱护他自己的生命。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惜时如金。

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单是寻找用什么材料来作电灯丝就做了一千多个实验。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格言,“哪里是天才,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为我们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的缘故。

数学家陈景润,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终于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资本论》。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这些事例都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点贡献,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时间观念,并且去用好所有的时间。

中学生正处在各种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抓好这一契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惜时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乃至人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人从2003年担任班主任起,一直在做对于学生养成良好时间观念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我们都知道,高中学生完整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因此,对学生作息习惯的养成也必须着眼于三年的时间来进行,才能有所成效。我将这三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强化约束力度,培养惜时理念;制定纪律与制度,培养时间观念;加强督促检查,巩固养成效果。

二、 具体做法

(一)加强入学教育,培养惜时观念

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尤其是前两个月,主要强化对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初步具备珍惜时间的意识。从进校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读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时间对于我们是相当地重要。学校的相关规定,我们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在学生进行军训活动中,为了强化对学生时间观念的教育,本人与军训教官密切配合,以军队的时间纪律来要求学生准时、守时,因为军训是学生进校前的第一课,学生的可塑性较大,这一做法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整个军训期间,没有学生迟到,即便有学生因为气温高而感到不适也能坚持训练。

当然,仅靠几天的军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那是不切实际的,还需要我们用较长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心血。

为了巩固学生在军训中已初步养成的良好时间观念,从军训之后上课的第一天,就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及班级的作息时间。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时,我会立即找来该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且要求学生写出较为深刻的反思,利用班会或别的恰当时间,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做出认识以起到警示其他同学的作用。如果有多次类似情况而无改进的学生,我会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到学校协助教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生家长因此被请到学校。

(二)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守时行为

内在的观念只有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学生的惜时观念也只有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行为,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为此,在完成第一阶段“入学教育”任务和目的之后,我更多地把精力和时间用来培养学生的守时行为,使学生的行为与学生之前所形成的时间观念相一致。

对于当代中学生,他们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自律能力,虽然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他们几乎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尤其是在珍惜时间上,他们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于是,我就结合学校关于学生考勤的相关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了班级在作息时间上的要求。有了这一“要求”,我又让班委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相关的违纪处理。这样,班级在时间的管理上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标,学生也有了“守时”的具体“行为准则”,不至于出现学生违纪,老师都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再加上所有准则都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的,在执行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就会少了很多。“行为准则”一旦制定,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作为班主任就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所有班级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不能使全班同学的良好愿望成为挂在墙上的空话。

经过自己所带的两届学生情况来看,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是有实际效果的。即便是多数老师所认为的难带的文科班,其效果也是明显的。

(三)利用集体活动,严格“时间”知行

集体活动需要发挥集体成员的智慧,共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完成得更好。所以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利用好一切集体活动,贯彻养成良好时间观念的教育,使学生把已有的良好时间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可以更好地把平时的时间教育落到实处。

在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活中,这样的大型集体活动在我校至少有十次:高一的广播体操比赛、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以及三年中每年一次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过程中的练操、比赛,运动会过程中的参赛、观赛,都应让学生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我的做法是让班委成员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提出统一的要求,指定一至二名班委成员负责各时间段的考勤,发现问题,班委或老师每天及时地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基本的时间需要,而且能让学生明白遵时守时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人生中处处都存在的生活。

(四)鼓励与鞭策相结合,达到知行和谐统一

有了正确的内在认知和主动的外在行为,应该说养成教育只能算是进行了一半,因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巩固过程。而为了使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行为能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必须对学生已具备的良好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应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而对于多次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的学生,则应及时了解真实情况,进行教育鞭策,使他们努力去改正不好的时间习惯;否则,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就只能是落不到实处的一句空话。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在班级管理中一直要求自己和班委所有成员必须先做到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三到”:一是早晚自习准时到;二是上课不迟到;三是说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这样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班上学生的到校情况,防止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守时的形象,起到言教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发挥教育的作用。

所以,我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识行为,弱化其学习结果,更多地肯定和表扬那些在利用时间上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教育和鞭策那些成天疯玩甚至不知道为何学习的学生。通过自己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学生有具体真实的学习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作息习惯。

我们都知道要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而是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当然,这也是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关心和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的。

总之,未来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高效的社会,对人们的时间观念的要求会更高。然而作为教育战线的普通一兵,我相信,只要我们对于时间的可贵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并且把这种认识明白清楚地让我们的学生接受并理解,从而成为一个能自觉遵守时间、主动利用好时间的新时代的社会的人,那么,我们将改变我们现有的看法,即“现在的年轻人懒散、颓废、不思进取”,我们会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希望。而学生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和精彩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这将是我们教育立足的根本所在。
希望对你有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30
中学生挺有时间观念的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