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你国庆7天的旅游经历?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第1个回答  2022-10-09
国庆节7天假期,是一年中唯一可与过年假期相比的长假了,所以人们都会想尽办法过的有滋有味。有人外出,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有人回家,与家人团聚,感觉家庭的快乐;还有人忙于应酬,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或三五好友喝酒唱歌聚会。
外出旅游
每年都有景点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仿佛节日里,没有这种壮观的景象也体现不出节日的意义。人挤人的场面,其实也看不到什么景色,看的都是人,个矮的人看的都是个高人的后脑勺,大家都是随着人群前进。还有被堵在堵上的人和车辆,堵住得好着急呀!现在网络发达了,云看这些场面,都觉得堵得慌,挤得难受。
待家里,躺吃躺喝
这是许多人的过节方式,穿着家居服,头发乱糟糟的,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零食和水果。假期在家追剧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难得有时间能一次性追完心仪已久的剧情。当然也有的人,利用假期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看书学习,工作,等等,忙的不亦乐乎!
聚会,参加活动
放假前,有人就收到了好几份请柬,有婚礼的,也有孩子满月的,都是花钱的事,所以就有网友郁闷的表示,一个假期的随份子,都能花掉半个月的工资。还有的人从外地赶来,几个朋友难得聚一起,吃饭喝酒,畅谈人生。
回家看望父母
7天的时间被称作是一个长假,回家大约是假期里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毕竟看望父母比个人娱乐重要得多。子女在外,平时想孝敬父母也难,没时间啊,这7天是一年中难得的好时间。
国庆7天,已经过了3天了,剩下的4天,希望每天都过的有意义。
第2个回答  2022-10-09
号早晨像周末一样,睡到自然醒来吃饭。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为了避免堵车,四五点起急忙返乡。吃过饭后,下楼带娃去遛了下小公园,然后最近听说小区里有轮胎被扎,检查了下车子轮胎,果然上面一个钉,去了附近修理厂,师傅帮忙拔掉,钉子扎斜了拔掉还好没有问题。大概11点了,去洗了下车。中午12点半回家吃饭,然后看了下导航路线,好像不是很堵了,临时决定吃过午饭回婆家。中午小歇息了一会儿,大概2点半多出发。到家大概需要4个半小时路程。只有出京小堵了一点点。一路上没有休息,开到家大概快7点了。正好吃晚饭。1号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2号早晨还是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来吃饭。吃过饭后又歇息片刻,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大概10点出发,需要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开到县城,大概2点了。逛了下超市,买了些吃的。然后回到家大概3点。到了,看到爸妈正在门口收玉米,然后从3点一直帮忙收到6点差不多。做饭吃饭。2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3号早晨依然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起床吃饭,由于昨晚就下雨,今天一天注定不能出门干活。去了街上的菜店,买了一些菜。中午准备吃炒饼炖大骨吃。中午休息后,接着做晚饭,下了一天的雨好像一天除了吃饭就是做饭。3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4号早晨依然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来雨还在一直下,今年的雨可真多啊,吃过早饭后,辅导儿子写作业。因为下雨又啥也干不了,然后中午又包饺子,午饭后休息,下午依然下雨,儿子有点咳嗽,去买了点药,晚上回来继续做饭吃饭。4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5号早晨雨依然还在下,起来吃饭过早饭后,准备收拾东西回京。大概9点多出发,一路上不算堵车,只有进京检查站耽误了一点时间,一路走到天津时候雨特别大。快到北京却没有下,只是阴天,大概2点时候到家了,赶紧卸下后备箱东西,然后做饭吃饭。吃饭过饭后,一路累得只想睡觉。5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6号早晨雨还在下,早餐做了儿子最爱吃的三明治。吃过饭后,发现家里没有什么菜,儿子中午要吃面,冒着雨去菜市场买了些菜,中午吃面。午睡后,下午想起来,忘了买沙拉酱,然后又去了超市。这时雨还是在下。然后回来做完饭,陪儿子看了个电影,然后睡觉。6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7号早晨终于晴天了,太阳要出来了,吃了早餐后,赶紧把要洗的衣服放进洗衣机,然后把被子晾到楼下。下了好多天雨被子都潮了,晾晒完了,去了附件市场逛了下买些水果,在附件找了下小儿口才培训的,最近打算给儿子报口才培训。中午回到家吃过饭后,休息一小会儿,幼儿园要让提前一天把被子送去,把晾晒好的被子装好送了过去。然后下午从4点半开始做饭,做了从来没有做过的饭,抖音里学的口袋饼,6点准备吃饭,玩会儿睡觉,准备第二天上学,上班了。7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回想看了下这7天,有4天都是在下雨,大概有2天都是在路上。每天除了吃饭、做饭、吃饭、做饭、看看外面还在下雨。无奈……但是依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第3个回答  2022-10-09
1号早晨像周末一样,睡到自然醒来吃饭。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为了避免堵车,四五点起急忙返乡。吃过饭后,下楼带娃去遛了下小公园,然后最近听说小区里有轮胎被扎,检查了下车子轮胎,果然上面一个钉,去了附近修理厂,师傅帮忙拔掉,钉子扎斜了拔掉还好没有问题。大概11点了,去洗了下车。中午12点半回家吃饭,然后看了下导航路线,好像不是很堵了,临时决定吃过午饭回婆家。中午小歇息了一会儿,大概2点半多出发。到家大概需要4个半小时路程。只有出京小堵了一点点。一路上没有休息,开到家大概快7点了。正好吃晚饭。1号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2号早晨还是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来吃饭。吃过饭后又歇息片刻,收拾东西准备回娘家。大概10点出发,需要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开到县城,大概2点了。逛了下超市,买了些吃的。然后回到家大概3点。到了,看到爸妈正在门口收玉米,然后从3点一直帮忙收到6点差不多。做饭吃饭。2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3号早晨依然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起床吃饭,由于昨晚就下雨,今天一天注定不能出门干活。去了街上的菜店,买了一些菜。中午准备吃炒饼炖大骨吃。中午休息后,接着做晚饭,下了一天的雨好像一天除了吃饭就是做饭。3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4号早晨依然像周末一样,睡到了自然醒来雨还在一直下,今年的雨可真多啊,吃过早饭后,辅导儿子写作业。因为下雨又啥也干不了,然后中午又包饺子,午饭后休息,下午依然下雨,儿子有点咳嗽,去买了点药,晚上回来继续做饭吃饭。
4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5号早晨雨依然还在下,起来吃饭过早饭后,准备收拾东西回京。大概9点多出发,一路上不算堵车,只有进京检查站耽误了一点时间,一路走到天津时候雨特别大。快到北京却没有下,只是阴天,大概2点时候到家了,赶紧卸下后备箱东西,然后做饭吃饭。吃饭过饭后,一路累得只想睡觉。5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6号早晨雨还在下,早餐做了儿子最爱吃的三明治。吃过饭后,发现家里没有什么菜,儿子中午要吃面,冒着雨去菜市场买了些菜,中午吃面。午睡后,下午想起来,忘了买沙拉酱,然后又去了超市。这时雨还是在下。然后回来做完饭,陪儿子看了个电影,然后睡觉。6号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7号打道回府,休息一天!
第4个回答  2022-10-09
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旅行不得而知,可能是从自己开始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开始吧。旅游的话,个人比较喜欢人少的时候去,简单来讲就是不喜欢人挤人,长时间排队。我理解的旅游跟度假应该是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想去一个环境好点的,安静的,让人放松的地方,去偶遇不一样的风景和感觉。

2019年国庆,有了小长假,存了一点钱,按着不去人多的地方的宗旨,挑了一个看起来不那么热门的地方。广州(出发)——浙江台州。

第一天,台州路桥机场,一个小型的军民合用的机场,人流不多,路上会看到好像挺多当地人乘机回家。住的地方选择了临海,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小城市,住四天。

在这个城市呆了四天,可以说对这个陌生的地方从初次碰面到逐渐认识,内心的好感在不断地攀升。也可能是因为我遇到的人和事,都在心里指向着友好这个词。

在临海的第一次过马路。我站在斑马线的边上,准备等待车流少的时候过马路,因为临海很多路口并没有设置红路灯。但是我刚刚停在斑马线上,经过的第一台车就主动让行,一条三道的大马路,一排车给自己让行,等我完全通过了马路才启动。那个场面让长期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我有点受宠若惊,只能用受宠若惊来形容当时欣喜又讶异的心情。第一次我以为只是偶然,但是接下来几天的经历:就算只是在小路口,车辆也会主动让行,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向往。说向往不是说作为行人应该享有什么优先权,只是觉得很温暖。所以每次过马路,我都会快速通过,不耽误司机的时间。

第一次在临海买药。由于第一天去到新地方,就兴奋地吃了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然后很快就上火了,感觉喉咙烧烧的。路过一家药店,进去,药店老板坐在问诊台上看着什么书,店里除了我和同行的伙伴,就是老板和一个小孩子。我问:老板,有牛黄解毒片吗?老板起身走到柜台,我也跟着过去。我留意到所有的药都没有标价,我也没有当地的医保。老板顺手就从药柜拿出一盒牛黄解毒片。由于没有看到标价,我心里有点隐隐的不安,可能担心这盒药会很贵吧(毕竟以前去药店,销售员都会将贵的推销给顾客)。随后我问老板:多少钱。第一次听到这个价格我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次,确实是5块钱。那一瞬间,内心暗自惊讶之余又为自己固有的防备心感到羞耻。(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在药店这么顺利买到价格个位数的药了)买了药就往酒店方向走,一路上可谓感受良多。

回去的路上经过崇和门广场,这个地方应该是当初临海市还是中心的时候最繁华的地方吧,很多的设施给我感觉是当初
第5个回答  2022-10-09
国庆节到了,我们一家三口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就进出游玩,去了全椒的吴敬梓纪念馆。
其实前往全椒并不远,妈妈驾车50分钟左右便到了,这里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进了故居的大门,里面倒是够宽敞。导游先领着我们了解了吴敬梓的历史生世:吴敬梓生于大户人家,出生名贵。14岁开始读书,可他的经历也很坎坷,13岁丧母,23岁丧父,此后挥金如土,乐观豪爽,很快便把钱败光了。在30岁的朋友聚会上,朋友开导了他,并让他居身南京。他听从了朋友话,在南京写下了《儒林外史》这片讽刺性小说,54岁去世。我们一路观赏,吴敬梓的家可真大呀!当观赏到吴敬梓曾祖父的房间时,导游又开始富有激情的解说:“吴敬梓的曾祖父叫吴国对,他是兄弟中考的最晚却功名最高的,晚考出高名的就是他了,吴国对中考了全国第三名,当上了四品官。”我们都很惊叹,走着走这边走到了后花园:“哇!全国第三的后花园!”我赞叹道。这话元可真大呀,大约200平方米,还有一条小河,河里有几条游鱼。
参观完了花园,整个故居我们便基本上观赏完了,于是我们又开始前往纪念馆。
纪念馆距离故居不远,我们快步走到纪念馆里,纪念馆里人不多,冷冷清清的。顺着房子,我们参观起了纪念馆,纪念馆内主要放置一些《儒林外史》的珍集,以及吴敬梓的资料简介。纪念馆不是很大,很快,我们便观赏完了纪念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