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

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为了了解我们北师大珠海分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让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评估。

本人于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的半个月时间里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份。

调查对象涉及校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社会公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等。

以下为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表:

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同学们:

大家好!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我们特组织这次问卷调查活动,请您仔细阅读问卷,并根据您平时所想做真实的选择。

答案的选择对您无任何影响,本卷纯属了解情况,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顾虑。

对于您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请在以下选择题中选择你认为的最佳选项(选其他的请另外作答)

1、当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时,您会怎么做?

(A)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B)上前制止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座?

(A)假装没看见(B)别人不让我也不让 (C)主动让座 (D)说什么都不让

3、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您是否会主动退还?

(A)会 (B)不会 (C)看情况

4、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

(A)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总比补考好吧

(C)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 (D)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

5、您对校园中的“课桌文化”有何看法?

(A)蛮不错的,有品味 (B)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

(C)不是我做的,与我无关 (D)讨厌这种事

6、您是否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如学雷锋等)?

(A)是 (B)不参加 (C)有时参加 (D)其它_____________

7、您是否每天上网?

(A)是 (B)不是 (C)从不上网 (D)其它_____________

8、您在网上聊天时注意文明用语吗?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 (C)不注意 (D)其它_____________

9、作为一名中国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A)是 (B)没有 (C)有一点

10、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现状怎样?

(A)很好 (B)一般 (C)较差 (D)不知道

11、 您认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2、 您认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3、您认为未来社会更会趋于哪一方向?

(A)法治社会 (B)德治社会 (C)两者互补 (D)不知道

14、您认为道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在逐渐弱化 (C)没有任何作用 (D)不知道

15、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您是否认为思想品德比知识更重要?

(A)是 (B)不是 (C)知识和思想品德一样重要 (D)不知道

16、您认为自己的诚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 (B)差 (C)比较好 (D)比较差

17、你对本次道德现状问卷调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

调查结果:

(发出问卷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0份。

题号

A

B

C

D

1

10

0

10

2

1

1

17

1

3

12

2

6

4

4

8

4

3

5

1

4

5

10

6

6

11

11

2

7

11

9

0

0

8

8

9

2

1

9

15

1

4

10

0

11

9

0

11

2

2

16

0

12

9

0

10

1

13

2

0

16

2

14

8

11

1

0

15

8

0

12

0

16

8

0

12

0

一、道德的含义及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

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2、道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

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

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

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

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二、关于政治素养、社会公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

1、政治素养:表现为大学生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包括大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形势的认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政治觉悟较高,对自己的祖国有很深厚的感情,对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大学生道德素质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的认识比较客观,并表示堪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德智兼有的人。

但仍有40%的人认为知识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会公德: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础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

此次调查表的前三题用三个假设性的生活场景题。

乱扔果皮纸屑、公车上的让座以及购物找零这几件事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及思想素质的大学生,理应是选“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主动让座”“会主动退还”。

但是据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题中还有5%的人选择“死都不让座”,在第3题中10%的人选择“不会主动退还”!所以,虽然现在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已经较高了,对于奉献及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已经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应从细微之处做起。

3、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问卷中有一道题: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认为“作弊总比补考好吧”,20%的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

从这道题中就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

所以,虽然大学生的心理已经趋向成熟了,但是对事物认识的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视。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我还设置了一道主观题——你对本次道德现状问卷调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几种:还可以;意义不大;了解现状,利于自我认识;答案设置不是很好……

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素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建设。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主客观原因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有欠缺,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长长期过分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四是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主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错的,但为了成绩还是会无奈的去做。

二是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分裂;三是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四、意见与建议

1、以正面教育为导向

要以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树立正确的观念

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通过自主的体验来感知道德知识,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遵循思想道德原则

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为使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德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基础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

4、家庭、学校、社会、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家庭教育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有的学生勤奋刻苦懂礼貌,修养好,深得教师的喜爱,有的学生则相反,这很大程度与家庭教育有关。

父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作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

另外,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应相应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