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纪律古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 中国古代守纪律的故事

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 *** ,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随行。诸葛亮交代马谡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汇报,有事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

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执意扎兵在山上,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司马懿进攻街亭后, 围兵在山下, 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马谡兵败如山倒, 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2、柳下惠坐怀不乱

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天明,雨过天睛,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3、曹操自刑

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他当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来。偏巧,曹操的马受惊了,奔到麦田里去,官兵见状,都站在田埂上、路旁边,默默地看着。曹操勒回了马,立即把行军主薄叫到马前,让其议罪。

主薄言引《春秋》说:“罚不加于尊”,这件事就算了。曹操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带头去破坏它,怎么让三军执行?但我是全军之主,也不好自杀,只有处于刑法了。”说着,他拔出宝剑,割下胡子,古人是不割须不理发的,这是当时的一种刑法。曹操自刑,全军震动。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军的纪律也更严明了。

4、岳飞军纪严明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在“岳家军”的队伍里,军纪特别严。一次,有个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来缚柴草,被岳飞发现,立刻按军法严办。军队行军经过村子,夜里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请他们进屋,没有人肯进去。岳家军中有一个口号,叫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5、孙武斩嫔妃

一天,孙武来到吴国,吴王阖庐久仰他的大名,十分希望能够任用他,想测试孙武的兵阵部署本事,派了一百八十名美貌的嫔妃,交由孙武排兵演练。孙武将她们分为两支队伍演练,安排好之后,令鼓手击鼓为令演练军阵,可是嫔妃却完全不当一回事,以为好玩新奇,互相之间乱作一团,嬉笑不止,孙武再三喝止,还是混合在一起相互打闹,完全没有队形。

于是他就命令卫兵将那两个队长推出去斩首。吴王坐在阅兵台上看见孙武要杀他最宠爱的妃子,大惊失色,慌忙派人下令阻拦。孙武坚持按军令处置,吴王哑口无言,只好眼睁睁看着孙武将两位爱姬斩首示众了。

2. 中国古代守纪律的故事

《杨家将》主要讲述杨继业子孙五代,对辽和西夏英勇作战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比如:杨宗保、穆桂英,杨延郎、琼娥公主,佘太君等。

但,正是这些介于历史、虚构之间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泽与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层次感和传奇性,使得杨家将的故事数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可喜的是,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描写了广大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

同时,作品也影射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罪孽:男人们作战都纷纷死伤,只有依靠妇女去前赴后继,何为家?何为国?和平是压倒一切的真理!岳家军岳飞的故事: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

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岳飞20岁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抚使,但不久因父丧回乡,两年后,再投河东路平定军。

1126年,金军攻汴京,朝廷风雨飘摇,钦宗弟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义勇民兵,岳飞投其帐下,因率百骑斩杀金军几千有功,被升为秉义郎。 不久,赵构改派岳飞至老将宗泽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却视望不前,待金军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将徽、钦二宗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人和无数财宝掳走北归后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

高宗任命宗泽为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主和。岳飞上书怒斥议和力主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

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曾在王彦统辖下抗金,渡河收复新乡。因与王彦不和,转战汴京,再次投奔宗泽,在黄河以南连续战胜金军。

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还都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临终三呼“渡河!”而亡,岳飞随接替东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

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九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 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

岳飞由此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

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行南北分治。同时由兀术率主力征服川、陕,以断南宋兵粮之援。

南宋相应在江淮之间有防,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飞率军从江州出征,收复伪齐占领的襄阳等六州之地。

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岳飞的16岁长子岳云,手握各重80斤的铁锤力夺头功。在襄阳,岳飞慧眼识破敌人以骑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摆阵阔野的破绽,令部将以手持长枪的步兵攻敌骑兵,使其阵脚大乱,互相争挤夺路,落入江中。

又以骑兵将敌步兵杀得丢盔卸甲,击溃伪齐主力。仅三个月即顺利收复六州,保住了长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陕之路,扭转了南宋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

32岁的岳飞被破例提升为清远节度使,又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享受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荣。 由于高宗严令不得越界追敌扩大事态,岳飞只得率军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驻防,期盼着“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年底,金、齐联军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飞东下解围。牛皋等13骑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敌军心动摇,待援军赶到又追杀敌军30余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术大营也闻风北逃。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

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

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抒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7年,金下令取消节节败退的伪齐,以归还河南、陕西为条件诱使南宋议和称臣纳贡。

1139年元旦,秦桧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称臣、接受金朝皇帝诏书,达成和议。岳飞坚决反对,上表称“和好不可恃”,并四次奏辞因和议而赏封给他的官衔,遭秦桧忌恨。

果然,金军于1140年5月撕毁和约,四路伐宋。高宗大惊失色,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别抵。

3. 关于纪律的古诗

铭鸣志 清须伴水宴,渔船映残辉.一奏英雄曲,醉梦生紫烟.儿时爱发奋,常毋哓晨昏.岁月终有尽,莫笑空守人.遵守纪律的诗歌升好国旗 不动,不走,不讲话 庄严,肃立,行队礼 唱响国歌宣好誓。

上下楼梯 不跑,不跳,不拥挤 不冲,不撞,靠右行 不攀爬扶手轻轻走。课间活动 多向远望眼不累,课前准备早做好。

先上厕所再活动,安全游戏不尖叫。 不讲脏话不骂人,不打架来不吵闹。

“三轻轻”要做好: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动作轻轻。 清洁卫生 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吃零食讲卫生,不扔不掉主动捡, 值日工作要认真,干干净净每一天。

午餐一律安静吃,不乱倒剩饭菜。文明礼貌 行个队礼、问声您好 仪表整洁端庄,会说普通话 会用礼貌语言: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路队纪律 回家吃饭成一队,学校用餐成一队。

整队快、队伍齐,不讲话,有秩序。 回家路队出示班牌,老师跟队送出校。

中间不闲逛、不插队,安全到家里。 课堂纪律 早读课,不随便离开座位或有讲话现象。

课前准备好,课上多动脑,发言请举手,纪律严遵守 完成作业 作业要听清,要求请牢记,字迹要工整,难题肯钻研, 按时不拖拉,独立不抄袭 体锻两操 节奏听清,动作到位,操操做好,天天认真 早操上下楼梯,不说、不跑、不拥挤 集会纪律 集体活动听号令,组织纪律要严明。师生发言专心听, 观看演出要文明,活动结束须有序,个个都像小士兵。

看电视、听广播不讲话、不做作业,用心记牢。

4. 古代遵纪守法文言文

《歌诗谣》之一百八十六 遵纪守法三句半

姒传双

引言

1.旧有《莫争打》一诗

时闲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

更须枉费几文钱。

2.旧有《莫应对》一诗

人来骂我逞无明,

我若还他便斗争。

听似不闻休应对,

一支莲在火中生。

3.旧有《戒争地诗》

他侵我界是无良,

我与他争未是长。

布施与他三尺地,

休夸谁弱又谁强。

读此三诗,感受良多。古诗今劝,守法最真。故写一“三句半”。

甲:《吕氏春秋》说:“治国无法则乱”。

乙:《韩非子》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饥不亡”。

丙: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丁:很对!

甲:培根说:“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

乙:列宁说:“法律是一种政治措施,是一种政策”。

丙:波普说:“秩序是上帝的第一条法律”。

丁:精萃。

甲:意大利的马基稚维利说:“人们的良好习惯需要有良好的法律来支持”。

乙:他还说:“遵守法律就是要求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丙:英国的吉本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人的伦理”。

丁:法是他律。

甲:雨果说:“普遍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

乙: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丙:威尔逊说:“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丁:德与法约会。

甲:《商君书》上说,法者所以爱民也。

乙:还说,礼者所以便事也。

丙:法与礼结合就是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丁:合金宝贵。(待续)

5. 古代人因遵守纪律而成功的例子

岳飞的故事: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岳飞20岁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抚使,但不久因父丧回乡,两年后,再投河东路平定军.1126年,金军攻汴京,朝廷风雨飘摇,钦宗弟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义勇民兵,岳飞投其帐下,因率百骑斩杀金军几千有功,被升为秉义郎. 不久,赵构改派岳飞至老将宗泽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却视望不前,待金军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将徽、钦二宗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人和无数财宝掳走北归后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泽为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主和.岳飞上书怒斥议和力主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 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曾在王彦统辖下抗金,渡河收复新乡.因与王彦不和,转战汴京,再次投奔宗泽,在黄河以南连续战胜金军.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还都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临终三呼“渡河!”而亡,岳飞随接替东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九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 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岳飞由此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行南北分治.同时由兀术率主力征服川、陕,以断南宋兵粮之援. 南宋相应在江淮之间有防,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飞率军从江州出征,收复伪齐占领的襄阳等六州之地.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岳飞的16岁长子岳云,手握各重80斤的铁锤力夺头功.在襄阳,岳飞慧眼识破敌人以骑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摆阵阔野的破绽,令部将以手持长枪的步兵攻敌骑兵,使其阵脚大乱,互相争挤夺路,落入江中.又以骑兵将敌步兵杀得丢盔卸甲,击溃伪齐主力.仅三个月即顺利收复六州,保住了长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陕之路,扭转了南宋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32岁的岳飞被破例提升为清远节度使,又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享受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荣. 由于高宗严令不得越界追敌扩大事态,岳飞只得率军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驻防,期盼着“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齐联军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飞东下解围.牛皋等13骑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敌军心动摇,待援军赶到又追杀敌军30余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术大营也闻风北逃.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抒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7年,金下令取消节节败退的伪齐,以归还河南、陕西为条件诱使南宋议和称臣纳贡.1139年元旦,秦桧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称臣、接受金朝皇帝诏书,达成和议.岳飞坚决反对,上表称“和好不可恃”,并四次奏辞因和议而赏封给他的官衔,遭秦桧忌恨. 果然,金军于1140年5月撕毁和约,四路伐宋.高宗大惊失色,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别抵抗.岳飞第三次出击,令所部一支分路进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从正面向汴京推进.40多天,先后收复陈州(今河南淮阳)等重镇,从三面形成对汴京的包围圈.7月初,岳飞以少数轻骑驻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马向金军挑战.兀术由小路进军至城北20里处与岳家军相遇. 岳飞命岳云先闯敌阵,苦战几十回合,获胜.兀术遂以有“常胜军”之称的“铁塔兵”、“拐子马”袭来.“铁塔兵”是金兀术侍卫亲军,由三千余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每推进一段,后面便置障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正面冲锋时,犹如一道铁墙.左右两翼配备轻骑兵一万五千,常在战斗最激烈时突然出击,称“拐子马”.待敌军临近,岳飞指挥经过专门训练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专砍马腿,使敌马翻人仰不得前进.从午后直战至天黑,金军大。

6. 朱子家训古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其它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