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 邓恩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是哪一首?诗评说一说

谁能告诉我约翰 邓恩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是哪一首?具体的诗评也麻烦说一说 谢谢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邓肯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充满了富有哲理的奇思妙喻,而敏捷活泼的思维活动又与强烈的激情——爱的激情、宗教的激情融为一体,从而制造出一种新颖的和谐。读邓肯的诗,如同参加一项智力游戏,惟有开动脑筋,方能追赶上诗人飞驰的想像,品味出他精妙的思辨。�

  《临别慰语:莫悲伤》(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是邓肯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作于1611年,是写给妻子的。这首诗同邓肯的其他爱情诗一样,不写花容月貌和婉转柔情,而是说理辩论多于抒情,奇思怪想俯拾皆是:�

  “If they be two, they are two so�

  As stiff twin compasses are two;�

  Thy soul, the fixed foot, makes no show�

  To move, but doth, if th’other do.�

  And though it in the center sit�

  Yet when the other far doth roam,�

  It leans and hearkens after it�

  And grows erect, as that comes home.�

  Such wilt thou be to me, who must�

  Like th’other foot, obliquely run;�

  Thy firmness makes my circle just�

  And makes me end where I begun.”�

  就算我们是分开的两个人,也要像一副圆规的两端;�

  你的灵魂是我的定脚,分离注定与我们无缘。�

  另一只腿一移动,他也一定就跟着转。�

  虽然他是我们的中心,可是当另一个远离�他乡,��

  他就侧倾了身躯,梦魂绕牵,只有离别的人儿归来,他才能够当下心安。�

  你就是我的另一半,侧倾了身躯随着我转,你的坚定不移使我一生美满,�

  使我能将此生画一个满圆。�

  这里边包含着一个奇特,也是最有名的连续的暗喻(extended metaphor):诗人把他和妻子的关系比喻为圆规的双脚,用两脚圆规的运动比喻恋人的分离与团聚,乍看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是细细想来却又不由不让人拍案叫绝,因为该比喻所含的冷静理智已被弥漫全诗的坦率真诚的气氛所同化。�

  西方诗人常常把恋人比做玫瑰、夜莺以求形似与神似,然而这样的意象仅仅引起读者视觉和感觉上的反应,因为玫瑰是红色的、芬芳的、美丽的,不用花费任何心智,看一眼就能知道恋人与玫瑰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在年轻美丽的外表上。这个意象引起的想象空间有限,因此情感反应也有限,读者不会为一个简单的意象所缠绕、深思,更不会在沉静中反复回味。与这类诗人不同的是,邓肯将自己的想像插上飞翔的翅膀,从整个宇宙、科学新发现中寻找与自己感情经历相符,并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新颖别致的意象来创造出一种意境隽永、耐人寻味的诗句。�

  在这首诗中,邓肯将恋爱着的人比做圆规中的两条腿,这种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陈腐过时的意象,给读者以鲜明的、出其不意的刺激,造成一种建立在惊讶之上的艺术效果——圆规划圆必须两脚配合行动,诗人在这里暗示两心的相依构成圆满的爱情生活。由于圆规的双腿是互相牵动的,划圆时圆心脚表面上看似不动,实际上却随着圆周脚的转动而转动,而圆规转动的意象又体现了恋人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由于圆心脚的坚贞,另一只脚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fixed(固定的)一词正表达出了爱人的坚贞品质。当诗人不得不离开他的恋人时,他确信恋人的灵魂是紧紧伴随着他的灵魂的,而只有当他回到家中,灵魂才能放下牵挂,重新归于宁静安详。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爱人的忠贞才能使他们的爱情完美无缺,使他的一生划一个�满圆。��

  其实,邓肯在他的诗中多次用到圆形,比如在《告别辞:哭泣》一诗中,他将情人分别时的泪滴分别比作印有肖像的钱币、绘有大千世界的地球仪、引起大海狂波的月亮。但在此诗中,圆形既象征完整,又象征零,让人感到此诗中的邓肯充满疑虑,怕对方不忠贞,又自作多情——这就是邓肯的诗思辨多于抒情的精妙之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