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收藏版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9

位于紫禁城内的主敬殿后(主敬殿为文华殿后殿),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1782),第一部《四库全书》缮写告成,入藏阁内。民国时期,由故宫博物院接管。1933年春天,日寇侵略热河,北平地区形势十分危急。故宫博物院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连同所藏其他历代文物装箱南迁,运至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又辗转数千里运抵蜀中。抗战胜利之后复运抵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大陆撤退时,运往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阁名 所在地 建阁时间 成书时间 藏本存毁情况 文渊阁 北京故宫
文华殿后 乾隆四十一年
(1776) 乾隆四十六年
(1782) 现存台北市外双溪故宫博物院 文溯阁 沈阳故宫 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乾隆四十七年
(1783) 1966年由沈阳图书馆移存甘肃省图书馆 文源阁 北京近郊圆明园 乾隆四十年
(1775) 乾隆四十八年
十一月 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 文津阁 承德避暑山庄 乾隆三十九年
(1774) 乾隆四十九年
(1785) 现存国家图书馆 文宗阁 镇江金山寺行宫 乾隆四十四年
(1779) 乾隆五十二年
(1787)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镇江,阁书全毁 文汇阁 扬州天宁寺行宫 乾隆四十五年
(1780) 乾隆五十二年
(1787)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攻克扬州,阁书全毁 文澜阁 杭州圣因寺行宫 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乾隆五十二年
四月 残存。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的第四部,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原存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入藏国家图书馆后,一直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和《永乐大典》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善本四大专藏。
文津阁《四库全书》共36304册,分装6144个书函,陈列摆放在128个书架上。它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并且至今仍是原架、原涵、原书一体、乾隆御笔“题旧五代史八韵”刻在子部第32、33架的侧板上。书函中央板、丝带、铜环一依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朱印、“纪昀复勘”黄笺、雪白的开化纸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令人叹为观止。
文津阁《四库全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第一, 从七部《四库全书》的成书时间来看,文津阁是北方四阁中最后完成的一部,距第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已有三年之久,对已发现的讹误、遗漏当有所补正。
第二, 文津阁本是档案明确记载曾经乾隆亲校,并由纪昀亲自三校的抄本,几乎每册均有校核记录,其编校质量优于包括文渊阁本在内的其他诸本。
第三, 就仅存的三部半《四库全书》看,文津阁本保存最为完整,其他三阁本均分别据文津阁本加以补抄。经学者核对录异,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与文津阁本在篇卷、文字、《永乐大典》辑佚本、序跋、附录、提要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文津阁《四库全书》所保存下来的一些文献资料已是海内孤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