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29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当你老了》
爱尔兰诗人叶芝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感动了很多热恋中的男女,也折射出人们对于爱情最美好的向往,诗中无比虔诚又满怀热情的表白,比“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更令人着迷。这位英俊,有着深邃目光的天才诗人,在爱而不得中抒怀,对至爱终身不渝,难以排解的痛苦充满了叶芝一生的很长一段时间。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毛特·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毛特·冈不仅美貌非凡,而且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去,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 叶芝对毛特·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
叶芝这样描述他第一次见到毛特·冈的情形:
“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这次相见,是叶芝一生最奇妙的美梦和最可怕的噩梦。
毛特·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写给他的一封信,以为她的信中有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的跑去第一次向毛特·冈求婚。此后毛特·冈拒绝了叶芝无数次的追求。1917年,叶芝最后一次向毛特·岗求婚失败后,他的挚友格雷戈里夫人鼓励他继续下去时,叶芝回答道:
“不,我已筋疲力尽了,我不想再做任何努力了。”这个时候,离他在苹果花下对毛特·岗的一见钟情已经过去了28年,叶芝本人已经是52岁了。
其后几个月,他做了一次爱屋其乌的挣扎——向毛特·冈的女儿,伊索德·岗求婚,同样被拒绝。就在同一年的年底,他娶了早年认识的、一直仰慕他的英国女人乔治·海德里斯。这位妻子后来为叶芝生养了一儿一女。
毛特·冈有过一段同居生活,并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又嫁他人,不幸遭遇家暴婚变,她的感情生活并不如意,在此期间仍然拒绝了叶芝的多次求婚。
她回忆道:“他是一个像女人一样的男子,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一直伴随着人类,古往今来,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所有热烈的爱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更多的是苦难。除了身体的残疾和病痛的折磨,感情上的痛苦也容易让人陷入绝望的泥潭,我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越来越成熟,却依然要忍受爱情的折磨。平淡是一种折磨,无望是一种折磨,最折磨人的,便是给了你希望却不让你得偿所愿的绝望。
如果非要把爱情扯到欲望的主题上去,未免过于草率,爱情只是欲望的一小部分,它源于欲望又高于欲望,它更像是一个自然生命对于理想自我的追逐,我们缺失的,希望在对方那里获取。
真爱是什么?经得住金钱和美貌的诱惑,耐得住时间的考验,大抵如是。我们无需过分标榜真爱而否定其它短暂绚丽的爱情,任何形式的爱情都有它的意义,抛却爱情的外在形式,主人公内心的感受才是真实的。短暂的爱情,还有一个名字,叫激情。激情是一种动物属性,是人类繁衍的本能,只有本能退却之后,两个生命惺惺相惜,肝胆相照,才是深沉的爱情。我相信,注重内在的个体,它在选择开始的时候,就学会了删选,所以,爱也是一种能力。有的人很早就拥有了这项辨伪存真的本领,有些人注定要在情感的泥淖中摸爬滚打很多年才渐渐明了,还有一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流于表面的爱情里耗费生命。
叶芝便是看到了毛特·冈美丽外表之下可贵的灵魂,他渴望此生与一个固定的个体发生深度的灵魂碰撞。如若毛特·冈从一开始就接受叶芝的求婚,二人进入了乏善可陈的婚姻生活,日常的琐碎大可能会磨掉爱的热情。来之不易和失而复得的爱情更容易让人有此生唯一的感受。然而我们并非只能爱一个人,只是我们愿意只去爱一个人,这就又涉及到了爱情观。
成名文人,大多滥情,冰心曾说,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态度的严肃和专一。巴金一生的爱情,只和一个叫萧珊的女人有关。8年恋爱加上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拥有36个春夏秋冬。萧珊离世后,巴金又独自生活了33年,他活了101岁。他们的爱情,支撑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
金岳霖的一生,在他的道德文章之外,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对林徽因的恋情。有人说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视林徽因为此生唯一。事实是,他也和外国女子同居,晚年也差一点和其它女性走入婚姻。
为亡妻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在妻子去世第二年便续了弦。倒是《上邪》里那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女子,对爱情的坚守颇让人感动。有些人把爱而不得的那个人锁在了心灵深处,因为爱得太辛苦,有些人在拥有新欢后遗忘了旧爱,因为贪恋激情的紧张和新鲜。我们无权指责任何一种爱情观,但我们一定会为那些矢志不渝的爱情喝彩并深受感动。本质上,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拥有,是幸运;
失去,是命运。
叶芝最终绝望地娶了别的女子,开始了世俗的婚姻。比起爱人离世后坚守的巴金,叶芝为一个不爱之人执着28年更令人钦佩。知道你爱的人也深爱着你,即使他(她)不在身边,都是平静幸福的,明知你爱的人并不同样爱你,内心注定是备受煎熬的。我们理解叶芝最终的放弃,这便是生活的无奈,命运的安排,于他心里,便也了无遗憾。
绝望的爱情,给了你希望,又让你失望,在周而复始的希望和失望之中,我们追逐的,早已经不是那个具体的人,而是内心对真爱的向往。
与其说,我为了他(她)。
不如说,我为了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