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像西游记的外国的

现在 我忘了 是不是跟西游记差不多 但印象是- 那里好象机器人要控制人 那有一个传说 当一个人吹 笛子的时候怎么怎么样 4.5.6年前 在中央 哪 播过 我感觉确实是 西游记 虽然不好说 哪像西游记 好象是人物的名字之类的~

第1个回答  2008-09-10
oz国历险记
第2个回答  2008-09-13
oz国历险记
第3个回答  2008-09-13
可能是印度或者是泰国
第4个回答  2008-09-19
少了《OZ国历险记》的80年代却不能说是完整的,至少对我而言是。

《OZ国历险记》有50多集,大概第一次是在88或89年播出的,是日本版台湾人配的音,应该说不论是剧情、制作、图像、配音和配乐上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
片中的人物,桃乐丝、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包括后来的西国魔女、蒙比婆婆、南瓜少爷、拿姆国王和大臣白兰地等等,他们的配音都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点,其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尤其突出,桃乐丝的清脆、稻草人的咕囊、铁皮人铿锵和狮子的瓮声瓮气把自己的角色演绎的栩栩如生。

毫无疑问,桃乐丝、稻草人、机器人和狮子是全剧的主角。而桃乐丝又是四个人中的领导和灵魂。是的,桃乐丝拥有近乎完美的性格和迷人的魅力,纯洁、善良、勇敢、乐观和坚强。也只有她,才能带着三个伙伴一次次地征服艰难险阻,一次次地绝处逢生。事实上桃乐丝是四个人中最弱小的一个,她不象稻草人那样不怕累不怕饿,不象机器人那样孔武有力,更不象狮子那样有着强壮的身体。但她对胜利的信念却让其他伙伴为之折服和敬佩,在沙漠之舟中,当大家被船上突然传来的神秘叫声弄的不知所措时,桃乐丝首先勇敢地向着发出声音的地方摸去,难怪稻草人由衷地赞叹:真不愧是女中豪杰。机器人也说过:桃乐丝是一位很完美的人。狮子更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从西国魔女手中拼死救出桃乐丝。而在最最困难的局势下,在三个伙伴都失败的绝境中,桃乐丝就成了这个集体中的最后的希望,在西国魔女的宫殿和拿姆国的魔法房间,桃乐丝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她能不害怕吗?她当然害怕,可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她有着稻草人的智慧、机器人的信心和狮子的勇气,因此她能发现对方的弱点最终扭转局势。当然对方的大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就象西国魔女临死前的哀号和拿姆国王失败后的大骂一样,他们都不相信自己会输给一个文弱的女孩子。正因为桃乐丝深受OZ人民的爱戴,稻草人甚至希望桃乐丝留下来做OZ的国王。平心而论,无论凭能力和威望桃乐丝都完全能胜任这一角色,她有着做一位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素质。当然这不是她天生具备的,完美的人格是一方面,能力和威信都是在长期的历险过程中磨练出来的。如果她真的做了OZ大王,那么稻草人会是她得力的助手,机器人仍然是西国的国王,狮子也是森林的大王,桃乐丝在东西南北四国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声誉,所有的人都会支持她。但桃乐丝不属于OZ国,她只属于那片广阔的堪萨斯大草原,属于收养她的亨利爷爷和爱姆奶奶,比起同样珍贵的OZ国的伙伴,两位老人更需要桃乐丝。更重要的一点是,桃乐丝并不是OZ国真正的王位继承人,稻草人也不是,原先的OZ大王,来自奥马哈的马戏团气球宣传员更不是,真正应该继承王位的是早先过逝的OZ大魔王的女儿奥兹玛公主。但无论怎样,桃乐丝对OZ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稻草人有着过人的智慧,但他的智慧并不是来自于OZ大王赐给他的头脑,而是源于丰富的实际经历所积累的经验。其实稻草人从开始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人,处事冷静的他总能在紧要关头想出好办法。只有他才能在大家被怪物逼到山沟边的危急时刻从容地叫机器人砍断大树架在山沟上当作桥从而化险为夷,只有他才能在大家被汹涌的岩浆追赶的危急时刻沉着地让大家爬到岩壁上从而死里逃生。只有他才能在地下拿姆国的迷魂洞穴中机智地推理出有一条水路通往地面。也只有他才能在千万个装饰品中寻找伊布王子的死亡游戏中向拿姆国执行长白兰地一步一步地套问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哈,这就是稻草人。稻草人永远能看清错综复杂的局势,永远能找到平安脱离危险的办法,因为他有一颗装满智慧的脑袋,在桃乐丝不在的时候,他就是大家的领导和主心骨。稻草人的智慧足以让他胜任翡翠王国的国王,同时也是OZ国的最高领导。
机器人的背景无疑是桃乐丝的伙伴中交代的最为详细的一个,在被邪恶的东国魔女变成机器人之前,他是一个普通的樵夫,过着平凡的日子。为了找回做人的感觉,他渴望有一颗和常人一样的心,从而感受人世间的感情。作为伙伴中最具男子汉气概的一个,每每遇到困难和危险,机器人总是冲在前面,用自己的斧头和力量为大家斩除阻碍道路的荆棘。而他那坚定的信念和超乎常人的勇气总在危险的时候感染其他的伙伴。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受到温吉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从而当上他们的国王。
狮子的性格可以做如下概括:只有最危险的时刻才会激发他内心深处的兽王的威严和野性。是的,在平时狮子就象是一只温顺的大猫,连见了生人都会让他忐忑不安,但是每当伙伴们最手足无措的时候,他总会如天神降临般地挺身而出。让我们想想,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背着伙伴们跳过几米宽的断崖?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于向魔力强大的西国恶魔女和恐怖的大蜘蛛挑战?又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在山一样的岩石巨人脚下救出危在旦夕的同伴或是在沙丘迅速下陷形成的巨大漏斗中抢救出无法逃脱的稻草人?只有狮子,他有别人无法比拟的力量和速度,他有百兽之王的威严和风范。在大蜘蛛死后,森林里的动物们强烈要求狮子做他们的国王,对于这样的荣誉,狮子当之无愧。
网上有人评论《OZ国历险记》气势磅礴,犹如一部史诗。这要归功于它那强有力的配乐。确实如此,很多看过它的人没有注意到它的配乐,那是因为配乐配的太合适了,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仿佛就是当时自己的心里的活动一样。带有背景音乐的情节至少占3/4,恐怕很少有动画片能做到这样。而且常常是这段音乐完了立刻接上下段,让人的心久久为它而悬,为它而欢或为它而悲。尤其在每集的结尾,给出的那全景场面和它那由低到高的音响令人难忘。

动画片中那曲折离奇的冒险经历象磁石一样吸引着热爱幻想的孩子们,同时也告诉所有的人团结、勇气和信心的重要性。在经历了许多危险的遭遇后,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也就不需要再得到头脑、心和勇气了。他们早已在经历中得到了这一切。

还记得那位假冒的OZ大王吗?他是美国奥马哈的马戏团气球宣传员,也许以前大家对他的印象除了骗子之外也就没什么了。但是在动画片里他却为OZ国做了很重要的事情。在他乘着气球降落到翡翠城堡的时候正好是真正的OZ大王临死的时刻,他接受了继承者OZ玛公主的监护权,但他没有能力抚养她,只好把她交给蒙比婆婆,这就是第二部的主线。桃乐丝回到勘萨斯后在街上遇到了这个OZ大王,此时他又在马戏团干起了老本行,四目相视,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当然没有其他人会相信他们两人的叙述。唯一能理解自己的都只有对方了。所不同的是,OZ大王从使唤别人的国王变成了人人都能使唤的小丑。。。。

还记得第三部最后翡翠城堡里那神秘的放翡翠的房间吗?那里刻着OZ国的历年大事记。可以想象,在桃乐丝最后永远和这个国家告别后,翡翠墙壁上又会自动写下她和她的伙伴们的事迹:打倒东国和西国魔女,为森林除去罪恶的大蜘蛛,揭露假OZ大王的身份,找出真正的OZ公主,在地下拿姆国救出伊布国王子,主持公主加冕仪式,成功守住翡翠王国击退拿姆人的进攻。。。。。。

《OZ国历险记》是动画片史上的奇迹,它不是靠着迪斯尼的名气或是血腥暴力或是巨大的投资来吸引观众,也许她的名声并不大,但正象有网友的评价,她充满了善良真诚的味道,她会为每个观众净化心灵。

可惜,它到现在为止已经快接近失传了,不论在电视台里还是市场的影视资源中都无法找到它的踪影,难道它就真的成为“绿野仙踪”了吗?我不希望我手头刚下载的文件成为它的绝版,衷心希望喜欢它的朋友们能同心协力地把这个快要逝去的奇迹挽救回来!

文章引用自:
第5个回答  2008-09-20
《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看完这部小说,有很大的感悟,我觉得学习唐僧的全心全意,孙悟空的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本书把一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泼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写它从天不怕地不怕变为一个恭敬的猴子,为了师傅的安危他奋不顾身,他并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也不像沙僧那样憨厚,作者更是借助他这一点勾勒出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在打白骨精这一回里,他三次打死变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师傅气的念紧箍咒,唐僧是凡人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唐僧还要和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被迫无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理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去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总是想着师傅的安危,可见他对是师傅的真心.这一路上他们经历艰难险阻,不管多累,多饿,不管妖怪是多么的阴险狡猾他门都一一打败他们,把师傅从危难中救出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多了总是有好处的,在当今的社会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会被社会淘汰,从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门说话,识字,等大一点儿他们又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才能广交益友,可见书何其的重要.
从书中我们会悟出许多真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西游记》读书笔记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傅和猴子猴孙的情谊。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孙悟空经常第一个发现妖怪,可是他的师傅唐僧却总是轻易地被那些装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骗,而对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紧箍咒惩罚,甚至不顾他的解释把他赶走。悟空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听师傅的话,没有死皮赖脸地跟着师傅。但是当八戒又来找他帮忙时,他一听到师傅有难,就不记前嫌、义无返顾地跑去救师傅,没有半句怨言。他虽然天生比较冲动,性格比较火爆,有时会因为一时冲动而杀生,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都是些杀人无数的强盗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却不信,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让悟空杀人,却不去管那些恶人去害人,我总是觉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们师徒四人中是让我比较难以理解的人,他总是被妖怪抓走。在师徒四人之中,他总是带来麻烦,没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时还会添乱,要是没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经去另外一个西天了。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却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师傅,见到妖怪害人时,总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当悟空打死那些祸害苍生的人时,他却大惊失色,不仅念紧箍咒,有时还要赶走他,难道他就不会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给杀了,他们又会去祸害别人,这样,岂不是为了一条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吗?但是,唐僧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为了到达西天取得真经造福苍生,他不仅不要快速到达西天而不让悟空自己飞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也从没让悟空帮他飞过。唐僧在一路上遇见了不少人善意或恶意地极力挽留他,甚至给他金山银山,乃至整个国家,可是他都拒绝了,我想这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取得真经的信念吧。 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大肥猪,有时悟空叫他去找点水果给师傅吃,可是他要么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觉,要么摘了许多水果,却在回来的路上都吃光了,常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来却随便找个借口说个谎想敷衍过去,但总是被机灵的悟空识破,被整得很惨。我觉得八戒在取经的路上总是想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会儿在这藏一点钱,一会在那藏一点宝,还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和嫦娥,师傅被抓了,他动不动就说:“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散伙吧”、“我回高老庄去了”这类丧气的话。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总爱吹牛,有时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却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败的。但是,他有时也会发挥作用,如:在师傅被白骨精抓住时,他来到花果山想着办法把猴哥给请了出来,最后,把师傅救了出来。所以我觉得八戒还是挺可爱的,虽然时不时动点歪脑筋,但也会有智慧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个徒弟中最老实的一个,他始终对师傅忠心耿耿,对两位师兄也是毕恭毕敬。可是打起妖怪来却是毫不手软,虽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能保护师傅的。而且,在师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觉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师傅。 虽然《西游记》已经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会经久不衰,因为这师徒四人,实在各有妙处,很吸引人。

写在前面——电视剧《西游记》从小到大已经不厌其烦地看了无数遍,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也许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里,感情最深的就要数《西游记》了。最近去书店在书架上看到《西游记》原著,突然再次萌生一种要接近真实的想法。

说再次萌生这种想法是因为幼年时曾经试图看过原著,可惜当时肚子里墨水太少了,打开书满眼不是电视里的活泼场面,却是一堆陌生的字和词,也正是那个时候,各种古典名著使我产生了畏惧情绪,心里有了一种“看不懂的就叫名著”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保持了许多年,直到最近重新开始看《红楼梦》我才如梦方醒,不是名著晦涩,而是初印象太不合时宜了。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名著还是晚点儿看的好,小孩子家家的最好看点儿适合自己看的书,什么童话大王啦之类。

而关于“接近真实”的说法则是因为这些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实在常常让人失望,导演的理解和原来小说作者的理解往往相去万里,这也让我对从小就顶礼膜拜的杨洁版电视剧《西游记》不得不产生怀疑——尤其是看了杨洁变成杨洁奶奶以后所重新拍摄的《西游记》续集以后。所以,我买来吴承恩同学写的《西游记》,我的目的就是接近真实,接近一个真正的《西游记》,真正的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

人是在否定自己的过程里长大的,推翻传统颠覆概念,否定再否定,不期然的精彩才能频频出现。

废话多了没用,本读书笔记就从花果山的地理位置说起!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

——《西游记》第一回

电视剧里并没有交代花果山到底在哪儿,除了孙悟空口口声声称呼东海龙王为“老邻居”能透露一点点信息以外。而因为电视剧里的花果山的戏都是在湖南拍摄,所以给人一个感觉花果山就在湖南。(花絮:电视上知道,当初拍摄西游记,未来的奥运跳水冠军熊倪去演小猴子,不慎摔伤了头,熊倪,湖南人。)

看原著第一回,其实表达得也比较模糊,不过是神话传说里的区域划分,东南西北四块,东为首,花果山就在老大东胜神洲的傲来国海中,所以离东海非常近,跟东海龙王是“老邻居”。而且“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虽然书里写“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但其实后来四个洲都有涉及到,孙悟空出生在东方,花果山水土养育他成长为一个未来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过别急,到底过了多少年孙悟空才开始叱咤风云,似乎很久。《西游记》里的时空关系比较有意思,天上地下的往往时空错乱,这也是需要接近的事实之一。

这样先建立一个比较虚拟的空间,吴承恩老爷子是不是不太明白地球是个球这个事实?或者他是按照中国神话的标准写的?总之《西游记》里虽然有东南西北海,但不要等同于现实里的,神话,建立在虚拟的空间里,我们遨游在虚拟的空间里追寻真实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