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解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其中的结、暄、尔、悠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兴、荒秽、带月荷锄归、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是什么意思?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城阙、宦游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什么意思?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如果能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一定感激不尽!我会追加悬赏的。

第1个回答  2008-07-17
结:构筑
喧:喧嚣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问君何能尔: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远地自偏:心灵避离尘俗自然能够幽静远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寄情山水,不慕荣利, 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心远地自偏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是一种自然、率真的意境

兴:开始。
荒秽:杂草。
带月荷锄归: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道:道路,回家的路。
衣沾不足惜: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
但使愿无违: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被违背。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想要隐居在田园之间的愿望。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淡泊而悠远、简朴而淳郁的意境

城阙:指京城长安
宦游人:在外地作官的人
无为在歧路:不要在分手时
儿女共沾巾: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诗人通过送别友人时不想和友人洒泪伤别,揭示了友谊是不会因为天涯两隔而渐渐消失的真谛。
这首诗的核心诗句是哪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潇洒豪迈,质朴雄浑

真难哪!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7-17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饮酒诗是陶渊明仅存的116首五言诗中最能代表其个人思想的一首,饮酒这个题目下一共有20首诗,传唱得脍炙人口的也是这一首最胜。其实,这首诗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并不出名,也不为人所共赏,因为在那个诗歌只能被运用在歌功颂德和表达志向的年代,这是一首“划时代”的诗。
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境的生活是“车马喧”的,是无奈的;二是,作者的“在人境”与旁人的“在人境”不同,是没有车马喧嚣的。接下来作者将视角放到第三人称的角度,反问:“为什麽别人避开‘车马喧’,而你就能做到这样呢?(问君何能尔)”回答是:“处在远离喧嚣的心念之中,当然就少有车马的烦劳了,进而似乎连原来就在‘人境’中的居所也变得偏僻起来。(心远地自偏)”
再来就是描述了在这样的心境中,生活也是恬静而悠然的,这是全诗最为人称道之处,用了两个地点,两个动作,把一种神仙般脱俗而又不失生趣的意境点画得令人不尽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山中气象,无论是早上还是黄昏,都是让人舒爽的。夕阳之下,在如此让人舒爽的气象之中,飞鸟结伴归林,再承接上文中描述的悠然地采菊、眺望南山的生活,作者觉得似乎这裏就包含著人生的至理,但再去细细追寻,却又无迹可辨了。
这首诗很美,美就美在全诗没有一处是生硬的,这是完完全全纯自然地、无意识地在描述著作者的人生追求的一幅画面,但更妙的是连作者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无我,也是一种对“天人合一”的最佳诠释。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第3个回答  2008-07-18
我被问倒了...我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