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助写一篇《定风波》读后感

最好一千字左右

第1个回答  2013-10-16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题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可谓成了他后来人生的谶语。的确,苏轼的人生是极其坎坷不平的。然而,谁的一生又能一帆风顺呢?一部二十四史,有多少贤能志士,就有多少坎坷的人生:平生难封的飞将军李广,生不逢时,空留了身后之名;才华横溢的王勃还没来得及大显身手,无奈韶华夭折;而百年多病的杜子美,到老年惟有登台独叹……是的,“浮生长恨欢娱少”,人生的不如意又怎能一语道尽?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却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所以,他值得我们去品读,去怀念。
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崇文抑武,守内虚外,逐渐酿成了冗官冗兵的局面,大量的费用用于供养官僚士兵,每年又向辽和西夏供奉岁币,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加之以文御武的政策和将领的腐败无能,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形成。以这样的态势去对抗北方边侵,北宋的灭亡只在朝夕之间。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身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主导了一场颠覆旧制的变法运动,使得群臣哗然。由于贯彻不力和王安石信息阻塞等众多原因,新法给百姓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其中尤以“青苗、保甲、募役”为最甚。百姓呼天抢地,却拿一意孤行的“拗相公”奈何不了。这时,在政治上一贯主张谨慎、注重政策实际效果并关心百姓实际生活的苏轼极力反对新法,为人坦荡的他不惮于直言相触,这给他带来了难尝的苦果。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主政,但他又不同意尽废新法。一直处于政治劣势的苏轼屡遭排挤、打击,或自请外任,或被贬离京。
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45岁,因不满新法被调任湖州通判,在上表神宗时,顺带了几句:“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本是几句自嘲的酸话,也不伤大雅,但他没想到,这给他带来了一场大灾难。朝中政敌以此为据,指责他讥讽朝廷,不满新政,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举他的《杭州记事诗》作为证据,给他定下讥讽皇帝宰相的死罪,于是朝廷便将他押送京城并交御史台审讯。这时,沈括、章停又指他《咏桧》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上唯有蛰龙知”两句影射皇帝,说:“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这场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将近40位亲友,100多首诗,还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无异于清朝的文字狱了!被御史台关押一百多天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被贬黄州后,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到第二年二月才到黄州贬所,当时寓居在定惠院(黄州城东南清淮门外),五月迁至临皋亭(黄州城南长江边)。其间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像这样消极的词在苏轼的作品中是不易见到的,这种孤高自持的寂寞让他内心的凄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毕竟是他有生以来经历的最严重的政治打击。
元丰五年三月,苏轼前往沙湖看他购置的田地,以途中所见之景写成这首《定风波》。这几乎是他一生遭遇和他心志的写照。其乐观旷达的情怀和超然物外的境界成为后世许多文人追求的精神目标。
其题序中说:“沙道中遇雨…余独不觉。”冰凉的雨水打在脸上身上,怎会不觉呢?作者到被贬到黄州时,已经历了太多风雨,而这一场自然的风雨对于他来说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当“同行皆狼狈”时,苏轼却不觉,因为此时的他对于小风小雨已没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感受了,正如元稹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了大风浪后的人生不会在意琐碎的浪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话使我一下子想到了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饱尝了人世沧桑之后,原本浮躁的心沉淀了。一生的忧愁涤净了繁芜的心,少了对命运无谓的叹息和悲伤,“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世界没有因此改变,对于人生之乐的追求也还在。“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所以,凡人眼中凄凉的秋天在他眼里不必再凄凉了,何处无悲?不如趁着凉爽的季节好好受用一番,也算赏心乐事。这种“却道天凉好个秋” 的豪迈的人生境界是难得的,也很难向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言传。苏轼正是如此,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到现在的黄州,风雨已体验够了,又何必再去听那“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如一边吟诗长啸,一边徐步前行,人生之乐自在其中。
“竹杖芒鞋”本是山野村夫的装束,似乎并不属于他这位士大夫。但在这位豪放不羁的文人眼里,这才是真正属于他的。扶竹杖,穿草鞋,却胜似骑马前行,一颗只装满了功名利禄的心又怎能体会这种闲适自得呢?而下面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谓说尽了他的一生。在那个封建统治者掌握着生杀予夺权力和朝廷充满了党争的时代里,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苏轼一次又一次充当了党争的牺牲品,他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一个“任”字却完备而深刻的展现了他的态度。“谁怕?”苏轼仅用一个“任”字,就让九百多年后的我们认识到了他的豪爽,他的达观,甚至他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参悟。
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酒醉中的他,消愁已是不能了。那又怎样?也不过是一阵微冷,人生的冬天他已经历得太多,更何况前面迎来的是山头斜照。三月正是初春,天气乍暖还寒,而此时的苏东坡已没有那份心思去赞美春天了,更没有必要为春的到来狂喜不禁,这样的心境毕竟太肤浅了。他好比忍耐了一冬寒冷的劲松,倾心于坚韧的品格和不屈的灵魂,当春天姗姗来迟的时候,他仍静静地坚守在那里,没有狂躁与不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刚才风吹草木雨打树叶的地方,风雨归去了,斜晖也不见了,山林如故,草木依旧,还是这个熟悉的世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昨日的风雨已成为过去,眼泪也已成为过去,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我还是我,只不过经历了人生的一些不幸,时间的沙漏筛走了许多,保留下来的也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当再次回首的时候,已没有了当时那份悲哀与伤痛,却多了一份成熟和对人生的体悟。苏轼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态度已上升到了哲学的境界。后来,他被贬到海南,作《独觉》诗时又用了这两句:“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他自己也是很喜爱这两句诗的。它完美的表达了作者对于挫折的态度,寄托了他的放任情怀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候再遇到不幸,这就是他全部的语言。后来,这两句诗也广为后人传诵,成了不朽的千古名句。
苏轼的《定风波》是他坎坷人生的写照,有他不幸的人生经历和深沉的悲哀做铺垫,和以前的浓词艳赋有着质的区别。也正是他拓宽了宋词的写作范围,开了豪放派先河。《定风波》更是体现他乐观心态的典型作品,他的人生,他的不幸,他的豪放,他的洒脱,通过这首词展现给我们,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独特的苏轼,不凡的苏轼和一个永生的苏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