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命中有几个女人 他最爱哪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4
苏轼身边的三个女人东坡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性:王弗是原配,伴随苏轼十多年,二十七岁去世;王闰之是继室,是王弗的堂妹,侍奉苏轼二十五年,于四十六岁去世。王朝云是侍妾,十二岁时在杭州被东坡收留,事先生二十三年,忠敬如一,卒于惠州西湖。有趣的是,东坡三位夫人都姓王。王弗【至和元年田午(1054)苏轼十九岁,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治平二年乙巳(1065) 苏轼三十岁,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在其原配夫人王弗去世后十年,写下的这篇感天动地的诗歌。这镌刻在历史上的爱,这融入进生命里的情,却不会为时间的消磨而退色,反而因岁月的锻炼而更加灿烂。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王弗死时仅二十七岁。虽然幽明永隔,死生契阔,但苏轼思念之情不尝一日而释怀,难以消除。虽淡而弥永,久而弥笃。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时认识了王弗。王弗聪明秀雅,温文贤淑,知书达礼,才貌双全。他们刚定亲的时候,便在一条幽静的小河畔约会。届时,苏轼只见到王弗的丫鬟,丫鬟告诉苏轼,小姐看中先生的才情,不在乎外表。丫鬟反问苏轼还见不见小姐了?苏轼忙说:“不见,不见,学生也是敬佩小姐之才的。”王弗和苏轼相处的十多年的日子里,正是苏轼年轻奋发之际,王弗总是问情地劝导苏轼:“待人处事要秉公执正,谨慎行事。”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据《侯鲭录》记载:作者妻王弗,知书懂诗。随作者官颍州时,在一个正月夜里,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霁清,谓作者曰:“春月胜于秋月色,秋月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赵德麟辈饮此花下。”东坡喜日:“此真诗家语也。”二人相互理解,情深意笃,伉俪美满。夫人谢世已经十年了,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饱偿了生者人世的辛酸的苏轼。在清冷的明月下,幽幽的松林中,便愈加思念亡妻,柔肠寸断。因为他知道,妻子也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直令人哀惋欲绝。王闰之【神宗熙宁元年(1068)苏轼三十三岁,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元佑八年(1093)苏轼五十八岁,八月,妻王闰之卒于京师。】“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惘,多情却被无情恼。”王弗三年丧期过后,东坡再娶,仍然姓王,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王锡之女。比苏轼小十一岁,王闰之从小就敬佩苏轼,她陪伴苏东坡走过了二十五年的跌宕,这二十五年也是苏轼最辉煌的阶段。王闰之可说是真正的贤妻良母,她爱苏轼,理解苏轼。即使苏轼因心情不好说了几句重话,或默默地承受了,或平心静气地劝慰丈夫,而且对前妻的孩子如同己出。这使苏轼尤为感激。正如苏轼为她写的祭文:“....妇职即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已亦奈何,泪尽目干。旅宾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苏轼去世后苏辙和后人根据他的遗愿,把他们夫妻合葬在河南郏县小峨嵋山。后来苏洵、苏辙夫妇也先后葬来,史称“三苏墓”。这里蓊蓊郁郁的古柏遮天蔽日,如果在幽静的深夜来此,便可感受到“苏坟夜雨”的奇特妙趣。此时此地,会感觉树影摇曳,枝条飞舞,如风声紧促,雨珠横斜,当你醒悟后才发觉,衣襟未动,发丝仍干。“三苏坟”的柏树树枝枝枝朝向西南四川方向。当地人称之为“思乡柏”。王朝云【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十二岁时被苏家收留,成年后被苏轼收为侍妾,绍圣三年七月五日(1096年)因染瘟疫病而死去的,时年仅三十四岁。】“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苏轼原序这是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王朝云,字子霞,杭州钱塘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宴饮时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年仅十二岁,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杭州一位小歌女,王闰之见她聪明伶俐,便买着丫鬟,朝云到苏家后,苏轼和夫人开始教她读书识字,待她如亲人一般,使他极为感激从心里敬佩苏轼这位大文豪。朝云聪颖、活泼、漂亮逗人喜爱。连秦观都写诗赞美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朝云成人后,苏夫人将她收为识妾。此时的苏东坡已经四十岁了。一次,苏东坡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有人答:“文章”,有人答:“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装的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在苏轼晚年的巳经年近花甲的流放生活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是他一生中最忠贞的红颜知己。她乐观的性格和侠义心肠,给心灵痛苦的苏轼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与希望。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贫。元丰六年,王朝云为苏东坡生下了一子,取名遂礼。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产后身体虚弱,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年仅三十四岁。风光旖旎的惠州西湖因苏东坡的名气而名扬天下。而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墓,就座落在西湖泗洲塔旁的孤山山麓上。朝云墓是一座椅子形的石墓,墓碑上刻着:“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苏东坡《朝云墓志铭》“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如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常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沮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她死后近一千年来,历朝文人名士写下了大量赞美她的诗文。手披芳草吊朝云,千古常留梦幻坟。解得六如刚四句,死生恩怨为须分。 ----清·李调元《朝云墓》断石栏干薜荔垂,夕阳亭外认荒碑。春风吹落朝云墓,一路空山叫画眉。 ----清·陶元藻《六如亭》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清·何绛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清·林兆龙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苏轼的一生,先后有三位佳丽都以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方式伴随着,支持着,关心着。苏轼是幸福的,虽然坎坎坷坷,历经艰难。苏轼,这个从躯壳到灵魂都浸透了文化的文人。他为了诗歌和爱情,在人世间潇洒地走完了自己的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历史将不会忘记这个旷世无双的文人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