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孟子》的成语

145个

第1个回答  2011-09-12
孟母三迁

安富尊荣 [ān fù zūn róng][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解释: 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解释: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彼一时,此一时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解释: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解释: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第2个回答  2014-12-27
语焉不详——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修心养性——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
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心有戚戚——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权衡轻重——权,然后知轻重。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尽力而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寡不敌众——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恻隐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 ,不尤人。
舍我其谁——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为富不仁——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阳货,鲁季氏家臣也。
天理不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好勇斗很——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一介不取——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
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言而喻——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一毛不拔——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天下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百世之师——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有所不为——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自以为是——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匹夫之勇——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同流合污——同乎流流,合乎污世。
岌岌可危——天下殆者,岌岌乎。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流连忘返——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负隅顽抗——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
第3个回答  2017-10-22
明察秋毫
第4个回答  2013-10-15
(1) 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 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 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 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 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 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 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 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 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 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 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 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 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 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 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 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 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 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
(51) 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
(52)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
(53) 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
(54) 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
(55) 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
(56)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
(57)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
(58) 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
(59) 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
(60)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
第5个回答  2010-12-16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 太多了 就举几个列子

语焉不详——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修心养性——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
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心有戚戚——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权衡轻重——权,然后知轻重。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尽力而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寡不敌众——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恻隐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舍我其谁——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为富不仁——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阳货,鲁季氏家臣也。
天理不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好勇斗很——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一介不取——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
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言而喻——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一毛不拔——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天下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百世之师——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有所不为——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自以为是——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匹夫之勇——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同流合污——同乎流流,合乎污世。
岌岌可危——天下殆者,岌岌乎。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流连忘返——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负隅顽抗——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资料来自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