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常识题型覆盖训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中考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训练题
中考模拟演练: 中考真题演练(01) 1.(甘肃省,200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名,“秋思”、“潼关怀古”是题目。

2.(辽宁省,200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3.(南通市,2002)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02)课文、作者、国籍(或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范进中举》施耐庵明朝B.《“友邦惊诧”论》鲁迅中国 C.《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5.(甘肃省,2002)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6.(广州市,2000)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B.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作品。 C.《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7.(神州市,2001)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8.(河南省,2000)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1)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2)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 》 人物:____________ 9.(北京市海淀区,20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0.(云南省,2000)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分文学作品() ①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杨修 《三国演义》 ③鲁达 《水浒传》 11.(南京市,1997)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12.(北京市,1998)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

回行,顶格写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3.(湖州市,2002)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宋 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局。

( ) B.论点和。
2.中考必考的文学常识
中考要掌握的文学知识,主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以及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在实际生活中,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的阅读欣赏尤为重要,所以掌握几种体裁的文学知识是决定阅读的基础。 1.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是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塑造人物的描写手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 *** 和结局。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散文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

以上体裁的知识要依据课本上的知识短文附录。(《谈谈小说》《谈谈散文》《怎样读诗}《谈谈戏剧文学》) 2.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这方面知识要以教科书注释的内容为主,重要作家从作品和功绩上可作适当的扩展。

对课文的作者姓名、官职、字号、国籍、代表作等要熟记于心。具体字的写法要以课本为准。

复习中,这类知识可列表复习。
3.2016杭州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猜押训练
精题演练

1.《朝花夕拾》原名《____ 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本文集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的亲友和 的怀念之情。 2.《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_____________,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而且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所饱含的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淳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

3.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三味书屋中的游戏有哪些?

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二十四孝图》后,觉得其中哪些“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哪些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5.《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6.“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7.《琐记》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

8.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9. 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 ③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 ④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2. __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文中的主人公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____为生。 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她”是___________。

(2)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

4. 请你简述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作用。

5. 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 《简·爱》中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主人公在四个主要地方的生活,这四个主要地方

( ) A.舅妈家里 圣约翰家 雷沃德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B.舅妈家里 桑菲尔德庄园 雷沃德学校 圣约翰家

C.舅妈家里 雷沃德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圣约翰家

D.雷沃德学校 舅妈家里 圣约翰家 桑菲尔德庄园

2.下列人物出自《简·爱》的一项是

( ) A.圣·约翰 B.冬妮娅 C.小茨冈 D.格兰黛克利其

3.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选自《简·爱》)

4.“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和追求?

5.《简·爱》以 (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