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陶渊明曾祖父,虚伪堪称东晋岳不群,搬砖都能搬出优越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靠着一首首含义隽永的田园诗,奠定在诗圈儿的祖师爷地位。陶家出了这么一位宗师级人物,源自家族世代传承。陶氏家族在东晋算不上顶级豪门,比不上王谢庾桓等世代兴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渊明曾祖父陶侃这一代,一度成为东晋最有权势的大门阀。 陶侃字士行,生于三国末年,跨越三国、西晋、东晋三个时代。 历史人物但凡跟三国挂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视感。况且此公连跨三朝,是不是还让你联想起「 ”三朝老臣”之类的概念? 对不起,这些跟陶侃都没什么关系。 一、卖头发招待客人的陶妈妈 陶侃早年没混出什么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岁时蜀汉灭亡,6岁曹魏灭亡。他是吴国人,21岁风华正茂时东吴被西晋灭亡,东吴亡国士庶受尽北方士族歧视。世代簪缨的陶侃只做了个卑微的县吏,落魄无已。 某次孝廉范逵路过陶家,贫寒的陶家为了好好招待范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头发剪了卖钱。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不能轻易毁弃,湛氏此举无疑体现了对范逵的绝对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气,后来被人屡屡推荐,从县里扩大到了郡一级。再后来,陶侃使出混身解数,终于托人来到西晋首都洛阳,想去拜望当时炙手可热的司空张华。 有句话叫作,圈子不同别硬凑。用来说当时的陶侃再合适不过。 有人引荐固然是好机会,但西晋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当时受人欢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个区区的东吴亡国奴,又不像陆机陆云兄弟一样是吴地豪族,你凭引荐人的一句话,就想见当朝显贵? 张华断然拒绝与陶侃见面。但陶侃不依不挠,仍然固执地前往拜见,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诚。大概是不想让他再来骚扰,张华出于士大夫的礼貌接见了陶侃,并在言语中表现出应有的诚意。陶侃激动得简直不知道手脚要往哪里放了,似乎命运将从张华寥寥数语中改变方向。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陶侃的一厢情愿。张华接见之后,确实有一些士人愿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骄傲的北方士族们眼里,陶侃依然是个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乡杨晫坐车拜见某人,结果被吏部郎温雅看到,温雅惊讶地讽刺杨晫:「 ”奈何与小人同载?” 扎心,而且是当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这种到处受冷落的环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终也没能当上什么大官,只是在东吴降臣孙秀的赏识下当了个小小的属员。后来八王之乱爆发,孙秀被杀,陶侃的「 ”洛阳梦”彻底破灭。在洛阳漂泊六年,陶侃别无所获,只是在别人残暴的歧视下认清了自己几乎毫无希望的前途。大概43岁那年,依旧寒酸的陶侃,灰头土脸地回了老家。 二、大将军王敦的眼中钉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乱的爆发,毁灭了西晋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视过、欺负过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战火之中。而他们构筑的那道令人绝望的歧视之网,也悄然崩溃。 陶侃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声,西晋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奉命镇压荆州一带的叛乱,征调陶侃为南蛮长史,一同前往镇压叛军。刘弘自认为无论气节、能力、资望,都不亚于西晋灭吴的头号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为榜样,激励陶侃奋发有为、平乱克难,为西晋王室效力。 为何刘弘会忽然如此高看陶侃?大概一者因为时局艰难,急需敢于任事的人才。二者陶侃十几年小有薄名,一直活动在江南,看起来确实是一个有着丰富基层经验的干吏。 一直以士人身份活动的陶侃,遇到这个不大不小而且充满着一定风险的机会,他投入了全副精力,率兵奋力与叛军征战,帮助刘弘逐步削平张昌、陈敏的叛乱割据势力。 陶侃积功做到江夏太守,并且在荆州一带打出了名气与威信。刘弘去世后,他几乎成了荆州最有威望的将领。东晋东海王司马越的属下华轶南下安缉荆州,陶侃成了他的部下。 但此时八王之乱更加扩大化,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后也一度染指荆州,陶侃弃华轶而归属司马睿。 司马睿另派周顗任荆州刺史,周顗是个只会饮酒的废物,荆州方面不断有乱军涌入,周顗无计可施,全靠陶侃率军征战,方才稳住了荆州的形势。司马睿后来不得不委任陶侃为荆州刺史,让他专职负责镇守荆州。 专任大州刺史,这个官儿可不小,相当于现在一省之长,陶侃第一次来到了人生巅峰。这个刺史之官,与那些鄙视他的北方士人的官职可不一样,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沉甸甸硬实实,含金量之高自不用说。 如果说,陶侃自此之后仕途顺利,一直安安稳稳地坐着刺史之位终老,那么东晋历史上必然又会出现一位忠于王室、纯粹善良的大臣。 只是,命运似乎从来不想让陶侃老老实实地实现人生价值。在他刚刚有所满足之时,又狠狠地来了一刀。而正是这一刀,彻底改变了陶侃的心态。 荆州安定之后,陶侃招致了大将军王敦的妒忌。 王敦执掌东晋最高兵权,野心非常大。江南形势大概稳定后,他便开始安插自己的兄弟子侄,到各大州郡抢占要职。荆州国防位置相当重要,所辖郡县又多,是一块大肥肉。王敦派其族弟王廙担任荆州刺史,将陶侃转调至广州当刺史。为了树起王氏的威信,消解陶侃的影响,王敦甚至要杀掉陶侃,后来迫于时局动荡才没有下手。 半生努力,付诸流水。辛苦付出,惨遭剥夺。 什么天道酬勤,什么付出就有回报。在陶侃看来,简直都是胡说八道。 无论人生态度,还是政治态度,陶侃彻底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三、陶侃搬砖 陶侃率领被王敦 *** 过的荆州残部军队,开赴广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了那里叛乱,开始了人生中最悠然自得的一段岁月。 北方的八王之乱已转变为五胡乱华,西晋屡遭打击,已是穷途末路,琅琊王司马睿趁机在江南发展势力,东晋的基本规模已成。天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陶侃此时还在荆州,四方鼎峙,机会多多,凭借在荆州大战数年的本事,进一步扩大势力,甚至在东晋朝廷混上更高的地位未始不可能。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希冀,都被王敦无情地击碎。 陶侃内心的怨怒不问而知。只是与士族们打了这么些年交道之后,陶侃也一改起初那种急切而激烈的表现自我的方式,他变得更加含蓄而委婉,对自身形象和名声更加看重了。哪怕他对王敦和琅琊王司马睿恨得牙痒痒,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也不敢表现出来。表面上,反倒要表现出一股忠于王室、九死不悔的良好态度。 正是在这种态度支配下,他做出了那桩名闻千古的「 ”陶侃运甓”之举。 甓就是筑墙所用之砖,运甓,也就是搬砖。 据《晋书》记载,陶侃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卧室,晚上再搬到室外。如此反复,勤而不辍。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呢?陶侃回答,北方大乱,需要我去安定,我怕在这过的太安逸丧失了斗志,所以才搬砖锻炼。 搬砖锻炼意志,从古至今只此一例。 大概也只有浮尚虚名的东晋士人,才能把逼装得如此清奇。 从中可见陶侃的心眼。 锻炼意志有很多种方法,身为将军,骑马射箭、操练军队似乎更合乎他的身份,更能显示他忠于王室、心念神州的心思。可是如果那样做,和那些伧荒武将又有什么区别? 必须够古怪、够独特,才能显出我的品格。 不得不说,他的目的达到了。 陶侃在广州搬了十年砖后,大将军王敦病死。东晋朝廷忙于清除王氏子弟在荆州势力,朝中那些显贵们,很快想起了搬砖将军陶侃。很快,朝中一纸令下,陶侃复任荆州刺史。 旧地重回,旧权重握,对一个人的心态影响到底有多大?陶侃说不上什么喜悦,也谈不上什么扬眉吐气。东晋朝廷虽然没了王敦,但新掌权的庾亮,仍然从骨子里瞧不起南方出身的陶侃。 陶侃也没有践行当年在广州的话,什么定乱平难,都只不过是装出来的逼而已。北方虽然已经沦入匈奴和羯人之手——此时西晋皇帝早已死光,北方是后赵的天下,现在去兴兵北伐岂不是找死。 砖搬了,名声打出来了就够了,至于说过的话,就当空气吧。 陶侃把全副精力用于巩固在荆州的地位,并且以老辣的手段将荆州经营成陶氏独立王国,甚至还借助平定苏峻叛乱的功劳,迫使朝廷封其为太尉。 当然,陶侃也不是完全话说了当放屁。他瞅准时机,趁后赵发生内乱,在南阳、新野、襄阳一带兵力不足,派兵攻占了樊城、新野、襄阳三郡,而后见好就收,再不与发一兵一卒出战。 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一则陶侃在军中三十多年经验丰富,二则东晋国力方盛,有能力与后赵作战。但陶侃一心想保住自己在荆州势力,不敢也不想发兵北进。他虽然上书称「 ”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但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陶侃一贯的装逼手腕。 想打,谁也没拦着你,倒是去呀! 公元334年,陶侃去世,享年75岁。陶氏甫一去世,几个儿子便乱成一团,互相争权夺利,不久便在庾亮的制压之下全族覆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