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起病时间的判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1
脑血管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及时正确的就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此我们献上脑卒中家庭应对攻略。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栓塞。


2、 哪些人易得脑卒中
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及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更易出现脑卒中,但一些既往健康的人也可能突然出现脑卒中。

3、 如何判断出现脑卒中
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或几项应警惕脑卒中:
(1)突然出现一侧面部及身体的麻木或活动不灵活,甚至肢体不能抬举、活动等;
(2)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大舌头)、流口水、喝水、吞咽食物时呛咳、呕吐;
(3)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

4、 考虑急性脑卒中,应如何应对
一必须,两不要
必须立即急诊就诊,不要服用任何药物,不要进食。
(1)必须立即急诊就诊
常常有患者出现卒中症状后希望通过休息、观察等方式缓解,或因等待家人陪同、假日忌讳进医院等原因延迟就诊。然而,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数小时内尚可能通过静脉溶栓或取栓手段进行治疗,延迟就诊可能错过最佳诊治时间,耽误患者的治疗。
(2)不要服用任何药物,包括安宫牛黄丸及降压药
安宫牛黄丸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脑卒中,自行服用可能因药不对症导致病情加重;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这是机体改善脑供血的代偿反应,自行服用降压药物可能导致脑供血进一步下降,加重病情;其他药物可能对后续溶栓、取栓治疗造成影响,降低治疗机会。因此就诊前切忌自行服药。
(3)不要进食
脑卒中患者可能合并呛咳,易出现误吸,进食可能造成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发现卒中后不可进食。

5、 出现疑似脑卒中时如何就诊
(1)做好就诊准备
就诊准备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历、服药情况,近期的检查检验资料、患者身份证、医保卡、现金、银行卡等;陪同人员以熟悉患者病情、可替患者作出医疗决策的直系亲属优先,如配偶、子女等。
(2)立即前往最近有溶栓条件的医院急诊就诊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及取栓有时间限制,且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并发症越少,考虑到就医路途、完成检查及检验等必须时间,时间并不宽裕,必须争分夺秒,疑似卒中患者应立即就近就医,切忌因不信任附近医院而拒绝在当地溶栓、取栓,盲目转往大医院。
有条件的患者建议拨打120接诊,120急救中心掌握具备溶栓条件的医院情况,可根据路程及当时医院接诊饱和度分配送诊;同时120医护人员可在途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减少错误分诊,节省就诊时间。
(3)回忆并记录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
就诊途中家属应准备好患者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错误的起病时间可能造成医生误判,一旦超过时间限制却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因此就诊过程中家属需理清患者的起病时间。
起病时间不清楚的需尽量提供最后发现患者情况正常的时间,尤其是早晨醒后发现疑似卒中的患者需家属尽量回忆前晚入睡时间、夜间有无起身,起身时是否正常、晨起后已出现症状还是活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症状。
(4)明确告知分诊护士本次就诊的症状及出现症状的时间
到达急诊后应立即告知分诊护士本次就诊的症状及时间,切忌过多叙述既往疾病情况,影响分诊护士的判断,影响及时就诊。
(5)及时告知急诊医生该患者可能为急性脑卒中患者
急诊通常忙碌,按正常就诊流程一般按挂号顺序进行诊治,但时间窗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可开通绿色通道,减少诊断、检查、治疗过程的等待,争取治疗时机。因此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必安静排队等待,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诊治。
天气变化之际,一些突发疾病也不期而至。提前做好应对,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伤害。

内二科诊疗范围
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其中尤其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消化系统疾病、肾病等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及中西医结合,康复理疗,针药并重。
专家简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