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质量,确保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欢迎参考我整理的语文教研活动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校语文科组举行了校本教研活动,先后共有三位老师执教三节教学研讨课,他们分别是八年级的刘美勤老师、九年级的张海丽老师和七年级的符锡彦老师。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学校引导陈允志副校长和林斌教诲主任参与。两位引导给我们提出了极其宝贵的建议,教师间相互探讨,扬长避短,总结经验,使得语文科组教师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下一步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奠定基础。现对这一次教研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增强理论学习,让理论领导实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教研打算为领导,大力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我们必需增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本期,我们教师认真学习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讨》等有关理论专著。通过学习,老师对目的有了更深的认识,将控制的新理论、新方法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让实践的过程成为我们共同提高的过程。
本期开展的校本教研,采用了多种情势。如聚在一起,不拘情势地研讨教材,研讨教学中涌现的问题,走进课堂,观摩教学。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专题研讨等。通过校本教研的开展,我们解决了教学中涌现的实际问题。如刘老师在《背影》一课引导剖析中,我们以为着重点在背影,应把情绪融入讲析课文当中,让学生更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绪;张老师在《论美》教学中,采用两个学生对白课堂资源,效果良好,但选材上要注意教学对象;符老师的《水调歌头》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目的明确。本次校本教研,科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都得到共同提高。
三、林教诲主任的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的,落实教学目的;
(二)认清教学主体,因材施教;
(三)“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精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无定法,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合理部署课堂构造,向40分钟要质量。
四、陈副校长的建议。
(一)语文课堂是让学生享受的,要让学生在高兴中学习;
(二)教学情势力求活泼,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变被动为自动,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居心筹备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
(四)认真做好校本教研,不断提高。
这次语文教研活动很成功,三位老师做了形象活泼的教学研讨课,两位引导做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语文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发展方向。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学期又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围绕我校教科室工作计划,以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温州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为指南,以 “活动设计”研究为重点,以“探索低段语文游学策略”为主题,立足课堂,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充实、几分感概……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更新理念
几年来,我们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认为,一桶水岂能解决?古人不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吗?要有源源不断地水流才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也许,这只是揭示了教师需要具备丰足的学科知识而已。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同时也学习了《温州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明确了备课、上课等的要求,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我们的大脑更充实了,我们的方向更明确了。
二、三课连推,提升素质
1、常态课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集体备课,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进行明确的备课分工,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开学初,我们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全体老师集聚一堂,明确分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分析和介绍自己对本课的解读。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当所有备课人讨论完毕后,主备课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并按照备课要求形成文字、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组各位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但都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大家都获益非浅,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2、分享课
延续上学期的分享课活动,本学期继续开展。每周一位老师开出一节分享课,语文名师团队参与听课、评课,上课的老师积极将自己的课分享给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互相提高。
通过分享课集思广益,群言就是智慧。窦桂梅曾说:“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就像居家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一个教师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其专业成长一定是缓慢的。
分享课中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暴露给别人,让人评头论足,这样教师才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课后的群言虽然会刺痛教师的神经,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指导、批评、表扬、挑剔中铸就了你。诚然,否定自己是痛苦的,但只有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3、跟踪课
认真积极地开展组内听课活动,促进整组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同时为了更利于观察,也为了更利于新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我们将教学活动交于二、四、六年级承办,一共开展了四期主题研讨。每一期研讨,我们都努力唱好三部曲:
第一曲——文本解读。
我们深知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对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会有独树一帜的教学设计,正如孙绍振所说的:“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所以每一期活动前,我们都召集“语文名师团队”成员,上课年级组老师和新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在交流中、在碰撞中、在争辩中,我们都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解读的能力提升了,这一刻,我们很兴奋……
第二曲——课堂展示。
20XX年4月,我们的低段语文活动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首先王华芳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酸的和甜的》。这堂课以活动串联课文,课堂上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填写课堂观察表。课中。老师、学生、听课者仿佛都走进这童话。整堂课整体性非常强,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王老师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把孩子们的心都牢牢地“拴”在了课堂上。20XX年5月,王建泉老师带领二年级学生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以讲故事的方式串联全课。字词的教学理解非常到位。如:教学“焦”,让学生结合字理识字。通过表演故事,更直观地了解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等词。20XX年5月,陈成燕老师和林强强老师带领二年级学生走进童话故事《丑小鸭》。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新颖,思路清晰,能参考二年级段新教材教学法,关注本年级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点,将识字、认字、朗读、语用等教学落到实处。在课前导入时,两位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们接触过的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故事入手,一上来就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2014年6月,黄倩倩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三个儿子》。课上,学生饶有兴趣地识字,在老师不同形式的引领下,识字效果良好。五堂课中,师生互动和谐,碰撞出许多精彩的思维火花。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这句话形容我们的磨课过程真是再适合不过了。五堂课的光鲜背后是一个团队辛勤的付出,我们磨了20来次,磨了改,改了磨……从模糊到清晰,从低效到高效,那一刻,我们很激动……
第三曲——课后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在评课中,我们明白了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等。要突出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启迪学生的思维,落实启发式教学,牢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构建高效、和谐课堂:师生双方通过完成课堂教与学后都有提高,即所谓“教学相长”。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简而言之,就是“以学为主,以生为本——构建高效、和谐课堂”。这一刻,我们激动……
三、存在不足之处
1、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
2、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3、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在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再上台阶。
四、今后努力方向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语文教研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习作的训练量,进行有序地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我们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科研部的安排,以“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专题研究重点,将新课程改革作为平台,开展了教研活动,现将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在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坚持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的理念,首先在开学初的第一次活动中,全体组员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并且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大家共享。在课标研讨中大家积极发言,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讨论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注意点,以及教学设计的格式,各位教师积极参与讨论,集思广益,改变了传统各自为阵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确立组内的教研计划及研究专题。尤其是在11月份的活动中,就写字教学各位教师作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一致认为要坚持常抓不懈,充分利用好每天中午的写字课时间指导学生写字,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临帖。提升学生的写字质量,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会后,语文教师进行了研讨、反思,引起了各位教师的重视,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写字质量的意识。
在集体备课中,利用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由备课组长召集各位教师,集体研究下一阶段的单元教学,确定单元教学时数,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并确定每课具体的教学目标,由备课组长,把备课任务细分到个人,每位教师担当两个单元的主备课人,然后把每人备好的教案交给备课组长审定,由备课组长发送给每位上课教师。上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作课前准备。这种集体备课集中了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所有以上教研过程都是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多种网络媒介实施的。同时要求教案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一般在3—4教时,我们既不允许没有超前量,也不允许超前量过大,要求做好上课前的复备工作,熟悉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课,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环节,驾驭课堂。
这学期我们组共活动八次。时间分别是:8.28 9.11 9.25
10.16 10.30 11.12 11.26 12.11。在教研活动中,每个人都能认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得活动能够按时进行,并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就如何在课堂中落实组内教研专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交流讨论,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我组老师本学期在“新思考”网站上还建立了个人成长博客,每个博客又与本组所有教师的个人博客链接。目前所有的专任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博客,将常规教研向网络教研延伸。本学期我们重点尝试应用网络进行说、评课活动。尤其是“城乡捆绑式发展”活动中,老师们不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在博客中进行跟贴研讨。 “阳光心态”的讲座,冯校长的“做美丽教师”的研讨,组内全体教师在课余之后跟帖研讨。谈观点,说想法,还能及时与其他人交流观点。同时还将学科组的教研信息、教研动态、教研通知、教研资料等全部在学科组长的博客中发布。老师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提高,教研的参与度比较广泛,我们组年龄最大的四位老师:张春香(50岁)、刘晓华(50岁)、石惠宁(49岁)、许华(49岁),经常下班后还在办公室里向年轻教师学习有关博客的知识。我们感慨这些老师们个个虽说生理年龄都已经50多岁了,然而做博的心理年龄比我们还年轻呢。有了他们的带动,相信我们的教研工作会更上一个台阶。
本学期组内老师除了集体培训之外,还进行了自我培训,工作之余经常看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以及有关组内小专题研究方面的内容。并经常在组内交流经验与不足,好的方法大家共享,困惑的地方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我们年段中老教师比较多,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骨干教师和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主动邀请他们跟踪听课。指出不足。像张春香、曹月玲等教师经常知道赵瑞娟如何处理教材。赵老师每次都诚恳的说声谢谢。从内心感激他们的帮助。教师们经常在课余交流如何处理教材,交流上课的体会。
下学期教研思路:
1、加强集体备课的实用性,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2、认真抓好 “四环节”(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
讨、事后反思)教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