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以后,勿再怪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有个朋友,一直陷在爱情的漩涡里无法自拔。这两年,我就看着她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在最近的一次疑似爱情中,我鼓励她突破自己,勇敢地去尝试和冒险,把未来交给生活。为了激将,我甚至还说了句狠话:“你真没什么可失去的!”

然而,在无数次劝说后,某天我终于发现,自己那些苦口婆心的劝诫,用各派理论给的各种建议,统统打水漂。因她依然一如既往地来问同一个问题:“你也知道,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我不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你说,我该怎么办?”

在我跟前的,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在公司要用英语工作,经常要飞去各地跟客户谈判的三十几岁的“白骨精”。但看到她面对困扰时的反应,却让人感觉她只有十六岁。显得年轻不懂事,并非在所有时候都是好事。

面对她,我深感无力,感叹自己口沫横飞地说一大通,全都是无用功。当一个人活到三十多岁,还在跟我怪罪原生家庭的影响时,我已基本认定所有努力都是无意义的了。你叫不醒一个想要装睡的人,你也无法点醒一个拒绝长大,不管好歹都想赖着父母的老小孩。她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固步自封,不肯跨出圈子一步,也拒绝别人扔来的绳子。而是否要走出这个圈子,最终的决定权永远在于她自己。

说到教育,我们常会谈及父母和学校。可不管现在的你是什么样子,将会成什么样,除了家庭和学校早期的影响,你对自我的思考和教育也不容忽视。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教育其实在于自我教育。父母和师长要培养的,是一个最终能拥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而我们最终要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能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成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发展有多个阶段。弗洛伊德是伟大的,但其将所有问题都追溯到童年早期经验的观点实在过于绝对。

我更认同埃里克森的观点:童年对人格的影响尽管非常重要,但人格在五岁后依然在继续发展。到18岁为止,一个人会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信任、独立、目的、能力、忠诚。“我能信任这个世界吗?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等问题需要得到解答。十八岁之后,还会面对关于爱、关怀和智慧的困惑。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危机,如未能得到解决,就会留下各种后遗症。

当然,我也并未完全赞同埃里克森的观点。虽然有人批判他的理论并未经过严格的实验获得,但我的不赞同,主要在于他没有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身为一名积极心理学的拥护者,我认为尽管 what is done is done,但人的发展是终身的。人,作为个体,并非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相反,人如果能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潜能,完全可以更好地去改变和完善自己,以扭转很多不利局面。由此看来,埃里克森的部分看法显得有些说教或不合时宜。

比如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需要结局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危机解决得成功,人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而如果不成功,则会形成胆小惧怕的性格。

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胆小惧怕的性格,乐观地去看,还是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变得更加勇敢。

十八岁至二十五岁,是学习爱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冲突解决得好,人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解决的得不好,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然而,爱是一生的功课。不管解决得好与否,人这一生都躲不开对爱的修行。任何时候意识到自己在爱情方面的弱点,都可以积极去改进。对爱的认知和理解,极有可能在五六十岁还在持续进行中。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而父母对于儿女绝大部分的养育责任,其实到了十八岁,就应该到头了。一方面父母要学会对你放手;另一方面,你自己也要争气,努力活出个样子。

十八岁就意味着成人了。成人的世界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十八、二十岁时,你应对这世界的一切可能还很生涩,但只要勇敢去尝试去进行自我教育,你终将会逐步成熟。而如果你还老是赖在父母的营造的窝里,不肯为自己的人生负担或做决策,那么极有可能,到了三、四十岁,你可能只是个面色沧桑的老婴儿。拒绝长大、懒于长大或害怕长大的人,在面对人生时是被动的。该掌握的生存技能你未必具备,该有的成人式独立思考,你也没有。不管走到哪儿,你都像一片飘摇的叶子。

如果能把成长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许多借口完全可以不用去找。十八岁后的你,该有足够的担当,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要积极主动成长,第一步就是要认识自己。基督徒会重视教导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接纳。这种“自我观”不仅关乎自身成长,更深刻地影响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

人除了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接纳,更需要与生活共进退的勇气,不管你十八岁、二十八岁、三十八岁,还是四十八岁,只要你想完善自己,永远都不迟。

一生中,你最大的朋友和敌人,一直都只是你自己。最终过得好与不好,你可以简单归咎于父母,但原因大多在于你。因为害怕受伤而一直原地踏步,不敢接受挑战也没有自我完善的生活,有什么可过的?人能活得些滋味,不就是因为还有这么点志气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