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战略3)我是“阿喀琉斯”,而你是“奥德修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阿喀琉斯、奥德修斯两人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著名人物,汉译名字两个人都带有一个“斯”,其实用“撕”可能更合适。因为他们就是一对“撕逼”,他们代表两种对立的特质,阿克琉斯是力量的象征,而奥德修斯则为智慧的代表。

古希腊著名游吟诗人荷马写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就是关于他们两人的故事。

传说阿克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和英雄珀琉斯(Peleus)之子,忒提斯(Thetis)在他出生不久,就把他浸泡在冥河水里。由于母亲倒提着他的脚踵,因此阿克琉斯除了脚踵,全身其他部位都是铜皮铁骨、刀枪不入。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忒提斯(Thetis)要把儿子经受冥河冰冷之水的浸泡之苦,幸福轻松快乐成长不好吗?在不了解神话背景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为了儿子成为勇士、为了儿子不受伤、为了儿子……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护犊子的心都是想通的,可能有非常多的为儿子好的理由,但是最核心的信心是希望儿子能平安生活。但是,在特洛伊战争爆发之前,忒提斯(Thetis)就得知对他儿子的语言:他将因勇敢而名垂青史,然而年纪轻轻就会凋谢在战场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预言,忒提斯(Thetis)以一颗慈母的心让冥河水冲洗出一个不易被武器所伤的不死之身,但是命运似乎连神都无法改变。尽管这位的可怜的母亲,已经卑微到把阿克琉斯托养到斯库罗斯岛的王宫里,并且当成女孩子来抚养,以逃避未来的参战。

本文的另一主角奥德修斯登场,如果说阿克琉斯是武力之化身,那么奥德修斯就是智慧之化身,他最终用计在斯库罗斯岛的王宫找出了阿克琉斯。因此,神谕的重要条件阿克琉斯参战实现了,希腊联军击败特洛伊人有了希望。

特洛伊战场是阿克琉斯的舞台,他不仅展现出力量的极致之美,而且现实出一旦力量和某种程度的野性和杀戮结合,就会引发出极其可怕的流血牺牲、死亡恐怖。

阿克琉斯因密友帕特罗克勒斯死于赫克托耳之手,他狂暴投入对特洛伊人的报复,一边全力追杀赫克托耳,一边收割特洛伊人的性命。在东躲西藏的赫克托耳不得不面对阿克琉斯的时候,这位特洛伊人眼中唯一具有宙斯般品质的人被一枪刺中脖子而丧命。

嗜血的快感、报复的愉悦并不能掩饰暴虐的场景,驰骋在疆场的阿克琉斯很快就如预言中所讲死于战场。因为特洛伊人用弓箭射中他唯一的身体弱点——脚踵。

阿克琉斯的故事告诉我们,武力若离开智慧的掌控,是会很危险的。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阿克琉斯这位俊美的勇士就这样过早的离开他的舞台。

雅典娜女神称奥德修斯“在凡人中最善谋略、最善辞令”。奥德修斯也的确实表现出一种机敏而圆滑的智慧,他能迅速评估当前形势、对未来做出准确判断,即便是深陷险境也能坚守最终的目标。

就如上面所讲,他的智慧成功让阿克琉斯上了特洛伊战场。但是,无论是勇敢也好,还是智慧也罢,会遇到一个困境。 勇猛的人可能因为勇气而受人仰慕,但也可能因为蛮力而受人轻视;聪明的人可能因为智慧而成名,也可能因为言语的欺骗性而遭人防备。

拿特洛伊战场的“木马屠城”事件举例,奥德修斯给特洛伊人下的“木马计”,难道不觉得撒谎的可耻性吗?这么聪明的人,不会不明白道德的约束性。那么,为何他会去撒谎?在奥德修斯看来, 结局可以证明手段的是否正当性。 也就是说,奥德修斯如果将道德的顾虑放在希腊联军的利益之上,那么就会把联军放置在危险的境地。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骗子、撒谎者最终是要靠结果来判断。 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用白话讲就是: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就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了。确实,在生活中,我们最恨的人就是不讲诚信、不守承诺的人。

但是,诚信在孔子眼里也不是绝对的刚性和僵化的。如一次孔子带着弟子过蒲邑去卫国,受到蒲邑人的阻挠。为了解困,孔子被迫与蒲邑人订立盟约,答应不去卫国。然后,孔子出了蒲邑就直接去了卫国。学生子贡,那是相当的迷茫啊,忍不住问孔老师。孔子回复说,被要挟下的盟约,就是神灵也看不下去,这种约定是无奈的变通,而不是失信。

我们回到奥德修斯的话题上来。道德矛盾一直是智慧的一个硬伤,不同的人对奥德修斯有不同的理解,荷马把奥德修斯看成是一个善于脱离困境的天才,但丁则在他的著作里把奥修斯投入第八层地狱(专门让撒谎者受苦的地方)。

阿克琉斯、奥德修斯反映出武力和计谋的两种人的气质性格。但仅仅以武力或者计谋来看,它们本身不具有战略性。所谓的战略,要把当前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且呈现不断变化的状态,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条件。

战略很多时候都具有“第一性原理”的味道,也就是要始终牢记主要目标,但又要超越那个目标回到现实,通过各种复杂的手段去克服征途中的障碍,以达到最终接触到主要目标。

那么看,奥德修斯更具战略眼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