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我17岁初中毕业当了工人。进厂第一天,保养组组长边师傅带我到一位穿着厂里发的蓝色工作服的老师傅面前,这位老师傅就成了我的师傅。我师傅是六级机修工,姓潘,温州永嘉人。我当时对温州人一无所知,只是听我师傅和他老乡聊天,才知道温州话真难懂。我师傅大概有50多岁,中等身材,较胖,木讷少语。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我叫他潘师傅,他也不纠正,有些害羞地笑着接受了我。我做了他的三年徒弟,感受最深的是他的宽容。他不像有些师傅总是逼着徒弟练手艺,我喜欢看书,上班时只要没有机床出问题,保养组所有成员都可以在房间里干等聊天。这时候我常常掏出书看,我师傅并不因为我看的不是技术书就来干涉我。我能够在近七年的工作中看了一些书,除了下班后躲在宿舍看,很多是工作时间看的。当然,我上班七年,起码有一年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从1975年开始,又被车间抓差,负责车间的黑板报以及车间内外大幅标语的制作和张贴。但正常工作时能看书自学,我师傅的宽容大度给了我很大方便。

我和师傅用语言交流很少,可能他的温州话阻碍了我们的交流,但我感觉主要还是他的性格,以及当时我的口吃带给我的不善言谈。我跟着他一起干活,或者没事时坐在工作间,如果只有我们两人,基本无话。我有时候很羡慕和我一起进厂的年轻工友,他们与自己的师傅总是打得火热,有的亲似父子,有的宛如兄弟,唯有我与师傅不冷不淡,每天上班见面,我叫一声“师傅”,他点点头,就算打过招呼了。当时我们都住宿舍,生活上我们也几乎无交流,我生性不愿向比我地位高的人献殷勤,包括领导,当然也不习惯对师傅献殷勤。常常看他下班后与一位普工赵师傅在一起喝酒聊天,我却只和我的同龄同事和几位技校生交往。所以,我至今不太清楚他的家世。只听说我师母和他的孩子远在温州永嘉,原来师母一家都在杭州,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为了缓解城市压力,有一些来自农村的人员或家属被动员分流回乡,他的妻儿也被送回了老家。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但现在想想,这证明我师傅的确是很老实的人,也没啥社会关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儿回乡。他每年有一次探亲假可回老家与妻儿团聚,但是,当年的交通非常落后,杭州去永嘉只能坐长途汽车。一到春节,这车票就非常紧张。有一次,好像是1974年底吧,我听说他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就拉着我三位车间里最好的兄弟,去湖滨售票处通宵排队,帮他买了一张长途车票。这大概是我为我师傅做的一件最贴心的事了。

1976年吧,我师傅退休了,他住到清波门的一间小房子里,不知为何没回老家。我去看过他一次,过后,参加了第一次高考,体检之后,杭氧召开了一次共青团团代会,我当上了团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被厂团委借调到团委办公室坐班。我的工作是编辑一份油印小报,以及每两周更换厂食堂前面长长的两大块黑板报。小报名字叫《杭氧团讯》,除了组稿,很多稿件我自己写,组稿完成后就在蜡纸上刻写,我请我车间的一位小兄弟帮忙干,我主持的十多期团讯都是我们两人刻写完成的。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在蜡纸上刻写仿宋体,学会了油印技术。可惜这份技术没有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作用,80年代打印室到处开,电脑打字和打印很快取代了当年的蜡纸刻写和油印。

有一次,我从食堂吃完午饭往办公室走,可能因为赶某项任务晚了一点,食堂里已经没人就餐。走到门口,打饭的胖阿姨拦住了我。她自我介绍,她是我师傅的表妹。自从进厂我常常吃她打的饭,却没想到她和我师傅是亲戚。她快人快语,告诉我,我师傅退休前曾经托过她为我介绍对象。我心里一震,没想到师傅从未和我交流过这方面的话语,心里却在为我谋划。又听师傅表妹继续说,在工厂里,还是要学好技术,那种写文章出黑板报的事情不太正经,还是别做的好。好好当工人,我一定帮你找一个漂亮老婆。我心里明白,肯定是我师傅和她聊天时表达过这样的想法。我傻傻地盯着胖阿姨蠕动着的嘴,不知如何回应她,赶紧表示感谢,红着脸逃回到办公室。一个不足24周岁的男青年,虽然心里已经产生了恋爱的渴望,但还是羞于与人讨论这种话题。但师傅对我的好,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师傅在本世纪初去世了,这是我一位车间好兄弟告诉我的,但那时候告别会已经开过。我埋怨他当时为何不通知我,其实心里很后悔,我只在结婚时带着太太去看望过他,因为当时太太在老家工作,我们在杭州没有自己的住房。我读完大学进机关,两年后又考上研究生,接着是再次分配工作。结婚、生孩子,然后是妻子的调动,好像事情忙个没完。等到稳定下来,也没有发兴再去看望他。岁月流逝,总以为自己熟悉的人还在,一转眼,我人生的第一位师傅已经仙逝。现在我也退休多年,忆起了师傅,用上述文字寄托我的思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