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赔151万后,特斯拉反手告车主赔505万,网友:谁给的底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9

近日,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头部车企特斯拉冲上网络热搜,原因是它被法院判决需要赔偿一笔高达1.37亿美元的巨款,相当于人民币8.8亿。

这一次,把特斯拉“送”上热搜的不是别人,而是一名前特斯拉员工。

据媒体报道,这名前特斯拉员工名叫欧文·迪亚兹,是一名黑人。他因为在工作中受到种族歧视,而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将特斯拉告上法庭。

最终,美国旧金山陪审团裁定,特斯拉侵犯了迪亚兹的权益,命令特斯拉向其赔付1.37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这笔巨额“罚单的裁定依据是:迪亚兹在特斯拉工作时,遭受到了种族敌意工作环境,而特斯拉却对迪亚兹遭受的种族歧视视而不见,没有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

在21世纪的今天,“平等”的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特斯拉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车企,却发生了这种种族歧视的事情,而且未采取合理的措施制止,这显然是一种‘傲慢’的处理态度,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难怪会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并冲上热搜。

其实,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上热搜了,在这次天价赔偿款之前, 安阳“车顶维权”女车主和天津“退一赔三”男车主 的事情就闹得沸沸扬扬,其中天津“退一赔三”的男车主,因特斯拉出售事故车,将特斯拉告上法庭,经过法院审判,一审二审的最终结果判决: 特斯拉构成销售欺诈,驳回上诉,退赔车主韩某共计151万余元。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男车主胜诉后却遇到了另一个难题,他表示目前151万赔付金额不仅没有在法院限期之内到账, 而且特斯拉还对他进行反起诉,说他侵犯名誉权,并向其索赔505万。

买了一辆特斯拉“事故车”,法院判决特斯拉销售欺诈的事实存在,明明男车主胜诉了,特斯拉需“退一赔三”赔偿车主韩某共计151万余元,然而 该车主不仅目前没有收到应得的赔偿金,还被特斯拉反手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要求男车主赔付505万, 这种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而与此几乎同时,安阳“车顶维权”女车主也表示,特斯拉也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向其索赔500万元。

随后,网民们也关注了特斯拉的这波操作,伴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特斯拉法务部通过微博回应舆论的关切: “不通过公众舆论干扰办案! ”特斯拉的回应,看起来站位非常高,但是有两点让人想不明白。

法院一审二审明明已经判决特斯拉败诉,那么特斯拉为何不按照判决结果支持赔偿金?

男车主在维权的过程中,是如何侵犯特斯拉的名誉权的?这505万的巨额索赔,又是如何计算的?

对于特斯拉以侵犯名誉权将“退一赔三”男车主告上法庭的事情,该车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名非法律界专业人士,对于特斯拉与车主的纠纷,笔者不了解事情背后的深层原因,不能做出评价,究竟是车主过度维权?还是特斯拉傲慢对待车主维权?这个需要法律做出判决。

但是特斯拉的回应,显然让广大消费者和网友感受到一股“高姿态”的傲慢。

特斯拉的高姿态,也让网友们想起了前不久人民日报对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的一段评语:

人民日报的这段话,非常有深意,尤其是“没有什么产品是不可替代的“”也点出了企业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好口碑是企业生存的法宝,如果一个企业仗着家大业大,而存在店大欺客无视顾客、无视员工维权的诉求,那么将会摔跟头的。如今特斯拉的高姿态,让一些网友不禁反问: 一审二审判决特斯拉赔偿车主151万,如今却反手告车主,还要求赔偿505万,这到底是谁给的底气?


目前中国 汽车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过去外资车企仗着技术优势,常常抢在国企 汽车 制造商前面“吃蛋糕”,如今时代不同了,现在中国 汽车 制造的水平已经突飞猛进,正向国际水平冲击,质量和配置也逐步完善。例如近期东风 汽车 集团推出的王牌车 #风神奕炫MAX燃擎上市# ,东风风神奕炫MAX这款车的定位是 赛道级宽体家轿 ,动力方面搭载的是马赫动力1.5T发动机和MHD混动系统,让您在加速时感受到一种加速度的快感,同时这款车智能 科技 含量十足,配置有准L3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4D智能柔风系统、Windlink6.0人工智能车机系统。

更贴心的是,它不仅有星空全景天窗,而且座椅还具有记忆、通风、按摩等小功能,非常适合大众上班族。

在国产 汽车 制造商崛起的今天,中国消费者手里的选项有很多,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非进口车、合资车不买的时代了,谁家生产的车质量好、售后好、性价比高,消费者就选择哪家的产品。而特斯拉,需要明白的一点是, 在中国激烈的 汽车 竞争中,没有任何企业的产品不可替代,而谁如果傲慢地对待消费者,消费者也会将其抛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