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放的专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1.《四川近代史稿》(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2.《近代重庆城市史》(国家社科基金七五重点课题,参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3.《辛亥革命与四川社会》(合著), 成都出版社1991年版。
4.《中体西用之梦——张之洞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5.《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课题,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论文
1.《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2.《近代四川农村耕织结合分离过程及其局限》,《近代史研究》1990 年第1期。
3.《辛亥革命前的四川富农经济》,《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4.《抗战前中国城市工业布局的初布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5.《文化研究的新思路》(书评)《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6.《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合撰),《城市史研究》1990年第3辑。
7.《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线索》(课题组名义发表,谢放执笔),《城市史研究》1991年第5辑。
8.《中国近代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合撰)《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9.《开埠前后重庆进出口贸易的演变》,《重庆开埠 100周年学术会论文集》重庆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10.《近代重庆企业家的商品意识与城市近代化》,《重庆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上海开埠与长江流域城市近代化》(合撰),《城市史研究》1995年第10辑。
12.《孙中山与中国城市近代化》,《河北学刊》1997年第6期。
13.《中国近代民用工业在城市的分布状况(1840-1927)》《城市史研究》第17-18合辑,2000年1月。
14.《清末民初四川农村商品经济与社会变迁》,《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5.《抗战时期四川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5年出版。
16.《清代前期四川粮食产量及外运量的估计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7.《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华中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18.《张之洞与汉阳铁厂》,《近代中国》(上海) 1997年第7辑。
19.《中西学“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文化教育思想研究》,《严复与中国近代化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0.《张之洞反对民权”说剖析——兼析19世纪后期中义词汇“民权”与“民主”的涵义》,《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