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这话有道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4

有道理,事物都有两面性,药物也一样,在治病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这是对人体不利的一面,就像化疗一样,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好的细胞。

第2个回答  2019-04-02

药物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药物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病,也就是以毒攻毒。

而药物在对抗人体中的某些病菌时,也会相应的产生某些毒副作用。因此来达到治病的作用。而且药物毕竟是药物使用时间长了会产生依赖性,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虽然,所有药物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科学选择和服用药物,不随便吃药,亦可有效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19-03-31

药物一般被人们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同时,它还可以被用来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而且对于不同的药物,都规定有其对应的功能主治、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化学物质。


所以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药物能够发挥作用以及产生副作用这两个结果是相联系的。

举个例子,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是阻止细胞的增殖,它能治疗肿瘤,但同样也会阻止正常细胞的增殖。例如生殖细胞,上皮细胞,从而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掉头发。

第4个回答  2019-03-31
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而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毒,不对证就是毒(偏性产生的伤害)。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我国最早的医学专着《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第5个回答  2019-03-31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