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塔顶铜镜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1-04

通州塔顶里的放置铜镜,是为了辟邪的。

第2个回答  2021-12-05
通州旧城北部大成街北侧,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共同成为北京人文奥运六大景区之一。
燃灯舍利塔俗称“通州塔”,建造年代尚有争议;一说建于北朝梁太平二年(557),一说建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两说相差七十六年。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清康熙十八年(1679)大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占通州,对塔进行破坏;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塔又受损。一九八五年九月重修,塔刹增高五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塔砖。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高五十三米,原高四十八米。塔下部为高大须弥座式基座,围四十四米,双束腰,束腰部分雕刻精细,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第一层塔身很高,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余三正面设假门,其馀则辟直棂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每层每檐每角都悬铜制风玲,共二千二百二十四个,为国内塔中悬挂风钤最多一座,雕凿佛像四百十五尊,且每个外表都镌刻“信男信女”姓名,真、行、隶等书体兼有,与众不同。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塔顶部原长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为保护古塔,今已移植塔下。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古塔凌云”曾为通州八景之一。燃灯舍利塔已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通州 燃灯塔——北京塔之六十三 - 塔魂 - 塔 魂
第3个回答  2021-12-04
通州旧城北部大成街北侧,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共同成为北京人文奥运六大景区之一。
燃灯舍利塔俗称“通州塔”,建造年代尚有争议;一说建于北朝梁太平二年(557),一说建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两说相差七十六年。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清康熙十八年(1679)大地震,其身倾圮,发现一颗佛牙与数百粒舍利;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占通州,对塔进行破坏;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塔又受损。一九八五年九月重修,塔刹增高五米,添相轮二、圆光一、仰月一、宝珠四,添设避雷针,重修塔顶莲花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按原色油饰塔砖。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高五十三米,原高四十八米。塔下部为高大须弥座式基座,围四十四米,双束腰,束腰部分雕刻精细,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第一层塔身很高,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余三正面设假门,其馀则辟直棂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每层每檐每角都悬铜制风玲,共二千二百二十四个,为国内塔中悬挂风钤最多一座,雕凿佛像四百十五尊,且每个外表都镌刻“信男信女”姓名,真、行、隶等书体兼有,与众不同。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塔顶部原长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为保护古塔,今已移植塔下。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古塔凌云”曾为通州八景之一。燃灯舍利塔已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通州 燃灯塔——北京塔之六十三 - 塔魂 - 塔 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