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给我们哪些人生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考城隍”这个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讲的是:有位书生叫宋焘,是秀才,因十年苦读身体虚弱。

  一日,身体不舒服,便早早睡下。在朦胧的月色之下,远远见一个仆人,牵着一匹额间有白毛的骏马来到他跟前。邀请他去参加考试。

宋焘清楚地记得考官还没有到本地,考试还有些日子。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有考试哪有不参加的道理。他无奈只得拖着生病的身体,骑上了骏马。

    宋焘来到了考试地点,抬眼望去却并非素日考试的地方。这里更加豪华,有巍峨的殿宇,有金甲神人,里面有很多位考官,并不认识。

只是其中有一位关帝爷打扮的考官,看起来有些熟悉。他也顾不得这许多,就直接看众位考官给他的考题。

题面:“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在他的旁边,也有一位书生模样的考生,姓张。也在答这一考卷,宋焘对着题目思索了一阵,然后奋笔疾书,恐怕落到张书生的后边。

    待到考试结束,众考官当场点评文章。宋秀才的文章里,有一妙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结果是宋焘胜出。主考官告诉宋焘,准备授予他河南“城隍”的神职。

     

直到此刻,宋焘幡然醒悟,知道自己这是死了。然后,他痛哭流涕,哭诉家中还有七旬老母亲需要赡养。

恳求众位考官不要让他去上任。然而事已至此,怎么可以推辞掉。关帝爷模样的考官,略加思索地说到:“神仙也应该体察下情,这样吧!先由同考的张书生代理。”随后,命人查阅了宋焘的老母亲,还有多少年阳寿?经察后,还有九年。那就只能暂缓九年入职。

    出了考场,二位书生道别。 临分别时,张书生告诉宋秀才自己是长山县人,还做了一首送别诗:“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焘启程回家,待到醒来,家人高兴坏了。因为此时距离死去已经三天了。他的老母亲先听到棺材里的声音,连忙打开将他扶出来。

     

      为了验证梦中所见,连忙派人去长山县打听,张书生果然在那一天死了。至此,宋焘后被发凉,出了一身冷汗,自知老母亲寿终正寝之日,便是他的死期。

      九年的时光一闪即过,宋母死后,宋焘便知自己的期限到了,于是沐浴更衣后也离开了人间。

他的岳父住在城里西门,睡梦中看见宋焘身着官服,骑着红缨大马来道别。

      一激灵就醒过来了,然后去宋家询问,才知道宋焘已经死了,来的便是新任城隍爷!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生真正追求的东西当他来的太突然,你又觉得不现实。宋秀才一心想考取功名,当功名来到,他又有所顾忌,推说家有老母需要照顾,不能接受。你想当官在哪不是当呢?为什么偏偏执着于阴间阳间呢?即便多活了九年还是要赴任。该来的你躲不掉,不该来的你也强求不得。

      张书生的人生格局就大有不同。赠宋焘那句诗“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意思是说有花有酒的地方,不是春天也和春天一样;如果一个人心地光明,没有灯烛的夜晚也不觉得黑暗。

      万事万物都有他发展规律,看开了,看破了,随顺自然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