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那么多文臣武将,怎么还是无法阻止江山衰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2

历史自有其发展趋势。

顺历史趋势而动,江山才会稳固,而逆历史而动,江山当然稳不了。

确切的说,三国时代就是一个逆历史趋势而动的时代,也是历史浪花中的一朵逆流。

这股逆流为何能成,就是因为三国三雄主在时代潮流中,迎难而上,借助了难得的机遇。

对于中国政治史而言,秦汉可说是第一帝国时代。

秦始皇还有汉武帝将大一统的思想融入了政权之中,但是他们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对秦始皇而言,用极端武力维持了国家的整体化,却在武力失去之后,迎来了六国余孽的清算,还有万民的怒火。

(秦皇)

最后在怒火中秦帝国烟消云散。

对于汉武帝而言,雄才大略的刘彻在武力之外借助了思想,用儒学做了意识形态的工具,给于了国家稳定一个减压器。

但是儒学也有弊端,就是信奉儒学之人,结合成了集团,最后形成了世族豪强家族。

而这,才是秦汉第一帝国时代的主旋律。

豪强地主还有世家,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

但是这群人运气不好,在东汉末年,因为各种失误最后玩脱了,弄的原本势力最大的他们成了受气包。

(东汉)

这玩脱了的结局,就是三国时代的出现。

三国为何能出现,一个历史事件影响非常深远,那就是东汉中后期的党锢之祸。

连续两次的党锢之祸,明面上看是读书人表达对汉朝的不满,实质上是世家豪强争夺统治话语权的手腕而已。

然后,导火索来了,黄巾起义在世家豪族还有官员有意无意的庇佑下,成了席卷东汉末年的大事件,借助黄巾起义,才有了地方势力的做大,和世家豪族的上位。

刘焉提议设置州牧就是地方分权的开始,开了头,这事情就接二连三来了。

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完全掌控,最后世家当然是蠢蠢欲动。

然后突然冒出来的董卓,又如野猪一样将东汉政治生态弄的一团糟,最后皇帝成了傀儡,中央权威尽失,天下群雄并起,成了大争之势。

(群雄争霸)

在大争之势中,世家充分发挥了先发优势,先后培养了无数代言人,其中翘楚就是袁绍袁术两兄弟,可是这两兄弟都不给力,最后反而成全了曹操。

而曹操也是世家选择的代言人之一,曹操帐下的谋臣有无数都是世家子弟,早期的荀彧、中期的陈群,还有后期的司马懿都是其中代表人物。

正是因为和世家的结盟,还有妥协,才有了曹操的发展和壮大。

简而言之,曹操武将靠寒门子弟还有亲族,文臣靠世家还有少数寒门子弟。

这文臣武将的构成就注定了曹操家族最后必定失败。

原因吗也很简单,武将也许可以传承,但是很少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大多数都是一代更比一代弱,而文臣则不同,家学渊源之后,加上文臣纽带关系,一人上位,众人升天。

文臣后代只会越来越强,对于曹操建立的政权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看曹操做派就懂曹魏为何覆灭。

曹操在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这样状况,世家势力的壮大, 是曹操不允许的,也是不愿意的。

原因也很简单,他的阶级出生虽然也是高门之后,却不是正经读书人,而是阉宦遗丑。

一个政权的原生阶级,决定了曹操必定要打击世家大族,由此才有了荀彧之死的出现,明面上看是因为荀彧终于汉王朝正统,实质上其实是出生阶级矛盾而已。

后续的唯才是举其实也是对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深层反击而已。

但是这反击,对于世家大族而言并不伤筋动骨,因为他们深入整个国家,完全无法拔除。

(曹操)

最后曹操也只能在他们制约之下,终生未称帝,保全自己名声背后,多少无奈?

时间到了后续的曹丕时代,世家大族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而武将勋贵则在后继无人中渐渐没落。文臣势大,武将式微,能依靠的貌似只有文臣还有宗室吧。

但是曹丕却因为争储斗争中的各种不愉快,对于宗室非常排斥。

继承位置之后,宗室兄弟们一个个都被边缘化,最后成了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备受排挤。

宗室也帮不了曹魏政权了,唯一势力最大的世家,又通过九品中正制和曹魏政权达成了妥协和统一,由此才有了曹丕的上位,进而成就帝业。

这皇帝都是世家大族妥协的产物,曹魏的政权又如何会巩固?

当势力失去了平衡,只需要一个世家代表整臂一呼,这天下就会变颜色、

而这个世家代表就是战功不断,功劳无数的司马懿。

(司马懿)

所以说曹操奠定的曹魏政权,其实一开始都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

前期存在的根基在于曹操的雄才大略还有无数寒门武将文臣的支持,但是这群人老去后继无人的时候,或者后代庸碌无为的时候,这群人就成不了曹魏政权的帮手。

这列子看看曹爽就知道了。

没有了帮手,老臣故去之后,政权当然不稳固,最后宗室也因为曹丕的嫌弃,成了边缘人,这个政权就靠世家大族支撑,那么要颠覆不是分分钟事情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