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口镇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六安市处于北亚带与暧温带过渡地带,气候上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季风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二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无霜期较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125千卡/平方厘米之间,相当于每亩土地可获得7.3-8.3亿千卡的能量。从分布规律看,具有北多南少,平原多山区少的特点。全区年平均气温14.6~15.6度,但年内季间气温变化较大。最热月七月份,月平均气温27.2-28.4度,极端最高气温达43.3;最冷月元月份,月平均气温1.4,多数年份最低气温为零下7~12。霜期年平均为211~228天,初霜一般出现在11月2日~11日,终霜一般在3月27日~4月3日。山区无霜期较短,海拔500米以上仅有190天左右。山区气候特点是春来迟,秋来早,春两季低温冻害经常发生。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600毫米,蒸发量为1300~1500毫米。每年梅雨季节,是本区降雨集中时期,一般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2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六安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梯形分布,河流、盆地、湖泊相间其中。市区可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四大地貌单元。 分布在淮河南岸,淬、汲、沿河谷一片和杭埠河、丰乐河下游。面积994.97万亩,占全市面积的36.9%。其中;沿淮平原面积848.5万亩,相间分布着三大湖泊洼地,面积达200.5万亩,占沿淮平原面积的23.6%。地势低洼,土地肥沃,但淹涝机遇多;杭丰汗皈面积146.5万亩,海拔乡在3O米以下,地面由洪积冲积物质组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全市土地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折合2696.4万亩,土地利用结构基本上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其中:耕地面积669.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4.8%;林地面积908.7万亩,占33.7%;牧地101.3万亩,占3.8%;园地29.7万亩,占1.1%;水域164.6万亩,占6.1%(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1986年,人均耕地1.16亩、林地1.58亩、牧地0.18亩、水面0.29亩。全市水场面积大,南部山区和丘陵共有山场面积1138万为,其中有林地,三园面积仅占52.9%,尚有大片疏林、灌丛、草地需合理开发利用江淮丘岗及平原区以耕地为主,全市耕地80%集中在这个地区。由于地形、母质、气候、植被、耕作等多种成土因素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初步可归属8个土类、15个亚类、60个土属、237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中山地区的垂直带谱上还颁有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水稻土、砂姜土、紫色土和石灰(岩)土等。以水稻土、黄棕壤的面积为大,占总土壤面积的82.9%。
该市水资源主要是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贫乏。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平水年份地表水资源量约92.1亿立米。其空间分布是大别山地区占60%,江淮丘岗岗区占33.8%,沿淮湖洼区占4.7%,杭丰圩畈区占1.5%,时间分配,年际间丰枯年份水资源的丰枯比率达2.5;年内分配上,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50—60%。
该区河流分属淮河、长江两大水系。较大的河流:淠河、史河、泮河、汲河、东淝河等发源于大别山(或余脉),由南向北流入淮河;杭埠河、丰乐河由西向东注入巢湖,流入长江。1984年全市现有蓄水工程总容量80.62亿立米,其中水库库容70.57亿立米,塘坝9.89亿立米.其中兴利总库容为36.29亿立米,亩均补给水量541.28立米.全市水资源供需情况:平水年有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