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正式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在这之前还有童试、府试、州试吧,小童满7岁进入私塾,私塾相当于现在的村小学吧,念完私塾后就参加全县的童试,考上的就叫童生吧,考上童生后进入县立书院上学,在这毕业之后要参加甚么考试才能升入州立书院,考上之后又叫甚么,在州立书院毕业时要参加院试,院试时省里还会派学政大人来主考,考上后称为秀才,考上秀才后才能参加省里的乡试,考上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上举人之后再上京城参加礼部的会试,会试过关的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会试之后就是参加皇上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三甲,第一甲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称进入出身,第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乡试、会试、殿试都是每三年一考,乡试是在当年在秋天举行,所以又叫秋考、秋闱,会试、殿试是在第二年的春天,所以又叫春考、春闱,那么童试、府试、州试、院试是不是每年举行一次,甚么时候举行。知道这些知识的同仁,可以帮我补充、纠正一下吗。

第1个回答  2006-05-13
起源隋朝,亡于清朝
第2个回答  2006-05-15
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由唐代的解试与省试两级发展至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
童试——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称为童生,青蛙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岁试与科试都由中央委派的学政官(泛称学道、学台、宗师等等)主持。学政官掌管一个省的学校,任期内分别到省内各州府主持岁、科试。
乡试——又称“大比”,每三年一次,定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即所谓“秋闱”。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均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至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清代人口大大超过明代,但举人录取名额只略超过明代。因此,生员中的举人录取率亦仅为百分之一。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的资格,乡试可以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在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为“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沿唐宋发解试之例称为“解元”。
会试——乡试后的次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于京师礼部举行,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而每科应试的举人约数千人。会试榜发后,皇帝赐“恩荣宴”于礼部,招待新进士及诸位考官。明清会试“正榜”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与学校教官或其它较低级的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份。殿试内容承袭宋朝之制,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殿试录取结果与会试为等额录取,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为前三名,列一甲,称“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
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明清两代,凡属历经举人(乙榜)、进士(甲榜)出身的官员,称“两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响亮的资格;如果是举人,虽也能候选授官,但品级既低(多在知县以下),候选亦难。

参考资料:自己归纳

第3个回答  2006-05-05
hhhh
第4个回答  2006-05-04
科举制度各朝不尽相同,以明清为例,略作补充:
1、明清时的贡生,是指地方生员,学行皆优而送监(国子监)就学者。
2、府、州、县学的学生,统称“生员”,亦称秀才。至于学生未入学者,则不论年岁长幼,通称童生。童生入学,先由府、州、县官考试,再由提学官考试,录取入学。
3、生员考试: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一为岁考或岁试。一为科考或科试,其考在一、二等者为科举生员,录送乡试,谓之录科。
4、乡试中式者为举人,亦称孝廉。会试中式者为贡士。
5、童试三年两考,与生员的岁试和科试相先后。

参考资料:参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