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自在独行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9
自在独行读后感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这是封面的一句话,或许是这样的,但如果不知道“喜欢的事”是什么,该如何呢?这是一个落发有些悲伤的问题…贾平凹先生40年散文精选,写给每个孤独的行路人,因为“独行”这两个字,我买了!我以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或历程,但没细看原来是散文集。读之来品味这位在中国文坛名声显赫而我却只度过他寥寥几篇文章甚至没有细细品味过的大家的文章,来感受一番!起初读来觉得似乎有些乱,这里来一句,忽地转到下一个事件,行文的逻辑对接不上,所以细细品味这“断了的”逻辑看看如何得来这构思,也许自己还是未细心咀嚼和判断,又或者平凹先生的逻辑真的叛逆至极,我跟不上他的思路,直到读完整本,有些逻辑我依然不理解,也许我该再用心,因为用心就会收获更多,理解更多,感悟更多,有更深地见地,但这本书我总的来说用心不足,有时就像是赶时间,做任务一样,想来心态急躁,体验的感觉也不是很好!被别事烦扰,专心不够,这里面的快乐也未全然感知,惭愧!但从这些文章里我还是对平凹先生有了最深的印象,他就像西北的一座大山,厚重、深沉、朴实而庞大,偶尔还有一点轻灵、烂漫,那是山上的树、峡谷的溪流,林间的鸟儿,天地间的风、日月间的韶华,温柔的内心,自由的灵魂…他的广博,他的内心的安宁,他的对这世界的洞见给我震撼,让我折服,这是一位大家,不是徒有其名,我想我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我也有这样的灵魂,但,我的内心还安宁?我的见识还足以支撑我的野心?这点我不如平凹先生…说来可笑,我怎么会拿自己和这样一位大家比呢,也许这是我的梦想!平凹先生该是读了多少书啊,最起码中国的历史经典看了很多很多吧,最起码对于所见所闻做过深深的思考吧,不然怎会有那么多意味深长、博大的句子和想法呢!想来一定是的!他很朴实,或许和他所处的年代有关,或许我们都是北方人,有共同的特点有关,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没事儿不惹事儿,遇事儿不怕事儿”多么经典的一句话,一个道理,他爸爸这么说,我爸爸也经常这么说,我们都深表赞同!“客走主人安”这是我在不久前也听到过的!他是五六十年代的人,他们的道理我也是由父辈得来,终觉朴实却意蕴绵绵!他的文章中这样的见地和行为很多,读来也就是中国味啦,很具有亲切感,又为中国传统文化再度吸引!真的美妙!平凹先生是有灵性的,对于一个小的物件和举动都可以衍生出一个故事、一个道理,对于一处景象,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或者二者的统一体,他都能看出端倪,看出逻辑,用平静的内心去感知,去吸收那天地间的灵性,这一点很让我佩服,我也有,但,我还是静不下呀!我该向平凹先生学习啊,平静、安宁、内心的放飞、独处的热闹…读的越多,经历越多,然后思考越多,人就会明白更多,感悟更多,也会更加具有能力,控制自己或者来控制这个世界…我需要这些,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可以控制自己和世界的学者,我热爱知识,在这条路上,我需要老师和指路人,还有谈心的,并且彼此懂得的朋友,平凹先生是这样的人…可以和他谈谈心真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