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的文言文简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1. 《世说新语》中简短古文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解释:

孔融被收押,朝廷内外群臣们都很惶恐。当时孔融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两个如故在外面玩耍,丝毫没有理会官兵。孔融对着使者说:“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放过?”儿子说:“大人知不知道把一个鸟巢打翻,还有完整的蛋吗?”过了不久,他两个儿子也被害了。

2、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

东汉时,颍川郡名士陈实(陈寔)担任太丘县长,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都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陈纪的儿子陈群(字长文),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不可开交,找祖父陈实评理。陈实认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样的,感叹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世说新语

2. 世说新语里面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3. 世说新语里体现小孩聪明的文言文,要比较短的还要全文翻译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弃世为通好也。”元扎及宾客莫不奇之。大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言语之,起曰:“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住。”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李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过友好往来的。”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放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是好的。”人了。”陈进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4. 求20个世说新语的原文加翻译

赏誉第八之四、云中白鹤(原文)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译)公孙度品评邴原:“就像云中的白鹤,不是捉麻雀的那种网能捕到的。”赏誉第八之七、后来领袖有裴秀(原文)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译)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后辈的领袖将是裴秀。”赏誉第八之十、璞玉浑金(原文)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译)王戎品评山巨源(山涛):“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赏誉第八之十二、万物不能移(原文)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译)山公(山涛)推举阮咸为吏部郎,品评道:“清心寡欲,不为外物左右。”赏誉第八之十三、清伦有鉴识(原文)王戎目阮文业:“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译)王戎品评阮文业:“清纯文雅,有人伦之鉴,自汉代以来,还从没有这样的人。”赏誉第八之十四、武元夏目裴王(原文)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译)武元夏品评裴楷、王戎说:“王戎简约,裴楷清明通达。”赏誉第八之十五、栋梁之用(原文)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译)庾子嵩(庾敳)品评和峤:“像松柏一样高高耸立,虽然有枝杈,可用来建高楼,可以做栋梁。”赏誉第八之十六、风尘外物(原文)王戎曰:“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译)王戎说:“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赏誉第八之三十一、名士无多人(原文)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译)王夷甫(王衍)对乐令(乐广)说:“名士没有多少人,自然应该让平子(王澄)品评一番。”

赏誉第八之三十二、悬河泄水(原文)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译)王太尉(王衍)说:“郭子玄(郭象)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赏誉第八之四十一、家从谈谈之许(原文)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译)庾太尉(庾亮)品评庾中郎(庾敳):“家叔言谈很深刻。”

赏誉第八之四十二、神气融散(原文)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译)庾公(庾亮)品评中郎(庾敳):“神情悠闲洒脱,确实超过常人。”

赏誉第八之四十三、祖车骑朗诣(原文)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译)刘琨赞赏祖车骑(祖逖)的开朗豪放,说:“少年时就被王敦称赞。”

赏誉第八之四十八、精神渊著(原文)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译)当时人们想品评高坐僧人,却没有恰当的话,桓廷尉(桓彝)去问周侯(周顗),周侯说:“僧人可谓与众不同,豁达开朗。“桓公(桓温)说:“僧人是精神深邃透彻。”

赏誉第八之四十九、其神候似欲可(原文)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译)王大将军称赞他的儿子王应说:“他的神态还可以。”

赏誉第八之五十、朗朗如百间屋(原文)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译)卞令(卞壶)品评他的叔叔卞向:“气度开朗,就像宏大的屋宇。”

赏誉第八之五十三、吐佳言如屑(原文)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译)胡毋彦国常常是妙语连珠,是后辈年轻人中的领袖。

赏誉第八之五十四、丞相品三人(原文)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峰距。”(译)王丞相说:“刁玄亮(刁协)精细,戴若思冷峻,卞望之严厉。”

赏誉第八之五十五、不减阮主簿(原文)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译)大将军(王敦)对右军(王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的优秀子弟,一定不比阮主薄(阮裕)差。”

赏誉第八之五十六、嶷如断山(原文)世目周侯:“嶷如断山”。(译)世人品评周侯(周顗):“高峻如绝壁。”

赏誉第八之六十六、皮里阳秋(原文)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译)桓茂伦(桓彝)说:“褚季野皮里阳秋。”是说他表面不加评论,内心自有褒贬。

赏誉第八之六十七、终为诸侯上客(原文)何次道尝送东人,瞻望,见贾宁在后轮中,曰:“此人不死,终为诸侯上客。”(译)何次道(何充)有一次送会嵇来的人,远远看到贾宁在后边的车上,说:“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成为王侯的座上客。”

赏誉第八之七十、杜褚风范(原文)世目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译)世人品评杜弘治(杜乂)光彩照人,褚季野(褚裒)庄重内敛。

赏誉第八之七十一、标鲜清令(原文)有人目杜弘治,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译)有人品评杜弘治,仪表出众,清明正直,道德为世人垂范,是值得歌咏的人物。

赏誉第八之七十二、逸少国举(原文)庾公云:“逸少国举。”故庾倪为碑文云:“拔萃国举。”

(译)庾公(庾亮)说:“逸少(王羲之)是举国推崇的人。”所以侄子庾倪(庾倩)在碑文中说:“拔萃国举。”

5.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里有哪些文言文

《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6. 世说新语原文+翻译 5则 短点的

咏雪,翻译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希望有用,很辛苦的!

7. 《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8. 世说新语中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9. 世说新语文言文

文学第四之八十八、袁虎咏诗 (原文)袁虎(宏)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

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译)袁虎小时候,家境贫寒,曾受人雇佣,运送租米。谢镇西(尚)一次坐船外出,当天晚上月朗风清,听到江中小洲的运货船上有咏诗的声音,颇有情调。

所咏的五言诗,还是他以前从没听到的。谢尚赞赏不已,随即派人去仔细打听,才知道是袁虎在咏自己写的《咏史》诗。

于是邀到船上,对他的才华非常赏识。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

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

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言语第二之言语五、覆巢之下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译)孔融被捕,朝廷内外一片惶恐。

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捕时两人还在玩琢钉游戏,毫无惊恐之色。孔融对差役说:“希望只加罪到我身上,两个孩子就保全了吧。”

儿子从容说道:“父亲曾见过覆巢之下,还有完卵的吗?”不久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雅量第六之三十六、上忽发火 (原文)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 (译)王子猷(王徽之)、子敬(王献之)曾在房间里闲坐,突然屋顶着火了,子猷慌忙逃跑躲避,连鞋都来不及穿。

子敬却神色恬淡,不慌不忙地叫来侍从,扶着走了出来。世人以此事来判定二王的气度。

赏誉第八之一百三十二、士少彻朗 (原文)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译)王子猷(王徽之)说:“世人品评士少(祖约)爽朗,我也认为他极其爽朗。”

赏誉第八之一百五十一、遇酒则酣 (原文)子敬与子猷书道:“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 (译)子敬(王献之)在给哥哥子猷(王徽之)的信中说:“兄长落落寡合,遇到酒就开怀畅饮,留连忘返,确实让人赞叹。”

品藻第九之七十四、吉人之辞寡 (原文)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译)王徽之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公(谢安),子猷(王徽之)、子重(王操之)两人说了很多俗事,子敬(王献之)只是略作寒暄而已。三兄弟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公:“刚才的三位贤士,哪个最好?”谢公说:“小的最出色。”

客人问:”怎么知道的呢?”谢公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根据这个推知的。”

品藻第九之八十、长卿慢世 (原文)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译)王子猷(王徽之)、王子敬(王献之)兄弟一起欣赏《高士传》中的人物和赞语,子敬欣赏“井丹高洁”这一则,子猷说:“不如‘长卿慢世’好。” 伤逝第十七之十六、人琴俱亡 (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王子猷(王徽之)、王子敬(王献之)都病得很厉害,子敬先死了。

子猷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一点先兆都没有,人就死了呢?“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伤感。说罢就叫车去凭吊,一声也没哭。

子敬平素喜欢弹琴,子猷径直坐到灵床上,取来子敬的琴弹奏,琴弦已经不和谐了,子猷就把琴摔到地上,说道:“子敬啊!子敬!人和琴都去了呀!“随即痛哭欲绝,很久才好。一个月以后,子猷也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