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一、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层进式结构 一、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就是并列式。 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外部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二、层进式: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 n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 n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n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n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层进式结构是指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它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进式结构比并列式结构和对照式结构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个性化色彩。 使用层进式结构时要注意两点: ⑴文章的层次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所以作者在写作前就安排好材料间的先后关系。 ⑵层进式结构方式不易让人一目了然,所以每段开头的句子一定要写好。既紧扣行文的要求,又要能体现出文章的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议论文就是每个论点之间时层层深入的,段落之间时不能互换的,最典型的就是针对一个观点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并列式是几个观点之间的观点是同等的,段落结构也是一样,段落之间时可以互换的,比如说陈群的《理想的阶梯》一文中,中间的论述部分有三个分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这三个分论点,它们之间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也没有先后次序之别,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 层进式议论文构思训练 规范的议论文训练是高中阶段作文训练的重点,议论文除了在内容上要有理有据、有思辨性,还要在结构上有条有理、思路清楚。本次作文就是在并列式作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层进式结构,使学生学会层层深入的说理。 一、评讲上一次作文 1.教师讲述:本次写作训练将进行层进式结构议论文的第二次训练。上次作文大部分同学未能按层进式结构的要求来写,整体上不符合要求,所以要进行二次训练。上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层进关系认识模糊,层进式结构不明显,或层次混乱,或缺少深度,或是写成了其他结构。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结构理解还不够,还需要加强训练。今天我们就以列提纲的形式进行层进式议论文思路训练。其实在欧美国家的作文教学中,编写提纲很受重视,“已经成为普遍的活动”(日本语文教育家林四郎),这种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2.投影显示:对上次作文(以“寻找”为话题)中的2~3篇作文提纲作简评。 教师简评:这篇作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自己对读书幸福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无到有,由浅人深,脉络清楚,符合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层进式结构的要求。 教师简评:本文主体部分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先讲寻找到幸福并不容易,再讲人总会珍惜不易得到的幸福,最后由珍惜幸福进而到珍惜生命,内容环环相扣,意思层层推进,结构十分严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