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四明山水杉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1. 清朝关于四明山诗句

2. 关于水杉的诗句
清朝关于四明山诗句 1. 赞美四明山的诗句
1.江南三月,茑飞草长

2.玉龙吼山山为开,悬涛迸出翻崔嵬。回风便可作飞雨,共听万壑鸣春雷

3.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

4.四明八百里,物华甲东南

5.尽说西湖足胜游,环湖谁信更清幽。红光长照九洞天,翠微深处五桂楼。凤鸣狮吼震神州,革命雄碑万代流。入神景物谁能状,千古诗人咏不休

6.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常年风雨寒。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艰。卜居断拟如周叔,高臣无由上谢安

找了好半天,希望你可以用的上.O(∩_∩)O~
2. 描写清眀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3. 求一篇关于赞美四明山水的现代诗歌
在四明山 一场小雨过去之后,云朵走动 看似温柔,却私欲膨胀 占山为王 上山的人学会了蛇行搬运身体 氧气可以尽情地挥霍 山路,是悬在空中的一条理不直的线 一只横穿马路的兔子却东张西望 那些背着野山笋的山里人忙着赶路 鸟鸣无法垄断山林,只好在云海间散步 山溪.瀑布时不时与其对抗 云是竹海的魂,给山谷壮胆的药 炊烟,是山里人最古老的交流 一群走动在山间的云作者侯范才,男,笔名川越。

安徽灵璧人。文学爱好者,系浙江省慈溪及宁波作协会员。

拙作先后被《农民文学》、《中国文学》,《世界汉语文学》、《澳洲彩虹鹦》、《北方作家》、《河南诗人》、《海外诗刊》、《π°诗刊》、《华夏散文》、《花城》、安徽/《安徽人口报。副刊》、《拂晓报》、《皖北晨刊》、贵州/《经济信息时报.今日兴义》、浙江/《联谊报》、《宁波晚报》、《文学港》、《慈溪日报》,《浙东》等官方期刊报纸和民刊选用。
4.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诗词鉴赏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x0d感情方面:通过寻、攀、到、(听)箫声的描写,描写了作者清净闲散的雅兴和猎奇寻攀到的独特收获的情怀.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无限崇爱之情.\x0d意境方面:为躲开杂乱的人群,到“半夜”才上四明山寻找“幽”静,纵使艰难,最终还是在几人的“相呼”之中到达了“无人境”地,来到山上最大的收获是不知道从何处吹来的玉箫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又使人感到恐怖,又使人感到兴奋,引发了诗人思想中一丝希望的火花.正是这“箫”声,完美组合成了四明山的幽静高险状态,又驱散了“相呼”时的恐惧心理.正是这箫声,使诗人不再为在山上而感到寂寞,又给存在的对(隐含着未来)下山时的恐惧一种无畏的力量.也表明这箫声里表达着四明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雄伟壮丽的高山.作则正是通过这种意境的描写,来抒发对四明山、箫声的感受的.\x0d语言方面:作者利用高度精练、又充满感情韵律的语言,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登四明山的感受.。
5.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诗词鉴赏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感情方面:通过寻、攀、到、(听)箫声的描写,描写了作者清净闲散的雅兴和猎奇寻攀到的独特收获的情怀。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无限崇爱之情。

意境方面:为躲开杂乱的人群,到“半夜”才上四明山寻找“幽”静,纵使艰难,最终还是在几人的“相呼”之中到达了“无人境”地,来到山上最大的收获是不知道从何处吹来的玉箫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又使人感到恐怖,又使人感到兴奋,引发了诗人思想中一丝希望的火花。正是这“箫”声,完美组合成了四明山的幽静高险状态,又驱散了“相呼”时的恐惧心理。正是这箫声,使诗人不再为在山上而感到寂寞,又给存在的对(隐含着未来)下山时的恐惧一种无畏的力量。也表明这箫声里表达着四明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雄伟壮丽的高山。作则正是通过这种意境的描写,来抒发对四明山、箫声的感受的。

语言方面:作者利用高度精练、又充满感情韵律的语言,充分表达出了作者登四明山的感受。
6. 关于清朝的诗词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关于水杉的诗句 1. 描写水杉的诗句有什么
余自戊子与郑君万钧刊布水杉,迄今已十有三载,每欲形之咏歌,以牵涉科学范围颇广,惧敷陈事实,坠入理障,无以彰诗歌咏叹之美.新春多暇,试为长言,典实自琢,尚不刺目,或非人境庐掎摭名物之比耶.

纪追白垩年一亿,莽莽坤维风景丽.

特西斯海亘穷荒,赤道暖流布温煦.

陆无山岳但坡陀,沧海横流沮洳多.

密林丰薮蔽天日,冥云玄雾迷羲和.

兽蹄鸟迹尚无朕,恐龙恶蜥横駊娑.

水杉斯时乃特立,凌霄巨木环北极.

虬枝铁干逾十围,肯与羣株计寻尺.

极方季节惟春冬,春日不落万卉荣.

半载昏昏黯长夜,空张极焰光朦胧.

光合无由叶乃落,习性馀留犹似昨.

肃然一幅三纪图,古今冬景同萧疏.

三纪山川生巨变,造化洪炉恣鼓扇.

巍升珠穆朗玛峰,去天尺五天为眩.

冰岩雪壑何庄严,万山朝宗独南面.
2. 形容秋天水杉的诗句
下乃诗文,请阅:

余自戊子与郑君万钧刊布水杉,迄今已十有三载,每欲形之咏歌,以牵涉科学范围颇广,惧敷陈事实,坠入理障,无以彰诗歌咏叹之美.新春多暇,试为长言,典实自琢,尚不刺目,或非人境庐掎摭名物之比耶.

纪追白垩年一亿,莽莽坤维风景丽.

特西斯海亘穷荒,赤道暖流布温煦.

陆无山岳但坡陀,沧海横流沮洳多.

密林丰薮蔽天日,冥云玄雾迷羲和.

兽蹄鸟迹尚无朕,恐龙恶蜥横駊娑.

水杉斯时乃特立,凌霄巨木环北极.

虬枝铁干逾十围,肯与羣株计寻尺.

极方季节惟春冬,春日不落万卉荣.

半载昏昏黯长夜,空张极焰光朦胧.

光合无由叶乃落,习性馀留犹似昨.

肃然一幅三纪图,古今冬景同萧疏.

三纪山川生巨变,造化洪炉恣鼓扇.

巍升珠穆朗玛峰,去天尺五天为眩.

冰岩雪壑何庄严,万山朝宗独南面.

冈达弯拿与华夏,二陆通连成一片.

海枯风阻陆渐乾,积雪冱寒今乃见.

大地遂为冰被覆,北球一白无丛绿.

众芳逋走入南荒,万果沦亡稀賸族.

水杉大国成曹郐,四大部洲绝侪类.

仅馀川鄂千方里,遗孑残留弹丸地.

刼灰初认始三木,胡郑揅几继前轨.

亿年远裔今幸存,绝域闻风剧惊异.

羣求珍植遍遐疆,地无南北争传扬.

春风广被国五十,到处孙枝郁莽苍.

中原饶富诚天府,物阜民康难比数.

琪花琼草竞芳妍,沾溉万方称鼻祖.

铁蕉银杏旧知名,近有银杉堪继武.

博闻强识吾儒事,笺疏草木虫鱼细.

致知格物久垂训,一物不知真所耻.

西方林奈为魁硕,东方大匠尊东璧.

如今科学益昌明,已见泱泱飘汉帜.

化石龙骸夸禄丰,水杉并世争长雄.

禄丰龙已成陈迹,水杉今日犹葱茏.

如斯绩业岂易得,宁辞皓首经为穷.

琅函宝笈正问世,东风伫看压西风.
3. 赞美水杉树的句子
1 . 棵棵水杉树挺拔笔直,就像一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的解放军战士。

2 . 水杉树的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

3 . 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挺拔的水杉树,远远望去,像一座座绿色的宝塔,又像一把把收拢好的绿色巨伞。

4 . 笔直笔直的水杉树可高了,足有五六层楼那么高。树干披着灰褐色的外衣,皱皱巴巴的,摸起来很粗糙,好似刻在老人脸上的皱纹。

5 . 水杉树那枝枝丫丫的树枝,向四周伸展,下面伸得比较长,越往上越短,好像一枚冲天的火箭。

6 . 水杉树那数不清的叶子挂在树枝上,宛如绿色的羽毛,风一吹,叶子摇摇摆摆,随风飞舞。仔细看,那叶子中间还有一根细细的叶柄,叶柄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一根根针状的小叶。

7 . 水杉树就一个高大的巨人直立在教学楼的中间。树枝多的象无数双手一样,向大地展开,就象要抓住每一个青春一样,给大地展现出美丽。

8 . 水杉树有“活化石”之称,一棵棵高大如云、清秀挺拔的水杉像忠诚的哨兵一样,挺立在那儿,世世代代守卫着汉江的人民。

9 . 春天,万物复苏,水杉树也长出了嫩绿的芽儿。这些嫩绿色的芽儿在在细长的树枝上,就像婴儿刚长出的牙一样稀疏。

10 . 夏天,水杉树的小芽儿长成了苍翠的叶儿。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 描写水杉的词语和句子
古老的稀有树种,属裸子植物。

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1941年由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湖北和四川的交界处发现,现在已广植于国内。

水杉是落叶乔木,一般可高达30~40米,树干笔直挺拔,小枝下垂,枝条层层舒展,全树呈塔形。叶条形柔软,对生,在小枝上排成两列呈羽毛状。

水杉是雌雄同株的植物,种子扁平有翅。水杉生长迅速,一般20年左右可成材使用。

水杉还是珍贵的木材树种。木质轻软,纹理细密,是造船、建筑、桥梁和家具的好材料。

水杉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又不怕热带高温,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现已成为这一地区的速生造林树种和人们喜爱的园林绿化树种。
5. 描述“水杉树”的古诗词有哪些
1.《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年代: 唐 作者: 陈陶

百六承尧绪,艰难土运昌。太虚横彗孛,中野斗豺狼。

帝曰更吾嗣,时哉忆圣唐。英星垂将校,神岳诞忠良。

炼石医元气,屠鳌正昊苍。扫原铺一德,驱祲立三光。

大道重苏息,真风再发扬。芟夷逾旧迹,神圣掩前王。

郊酒酣寥廓,鸿恩受渺茫。地图龟负出,天诰凤衔将。

杂贡来山峙,群夷入雁行。紫泥搜海岱,鸿笔富岩廊。

鹰象敷宸极,寰瀛作瑞坊。泥丸封八表,金镜照中央。

构殿基麟趾,开藩表凤翔。銮舆亲稼穑,朱幌务蚕桑。

戎羯输天马,灵仙侍玉房。宫仪水蒐甲,门卫绿沈枪。

陶铸超三古,车书混万方。时巡望虞舜,蒐狩法殷汤。

化合讴谣满,年丰鬼蜮藏。政源归牧马,公法付神羊。

宝鼎无灵应,金瓯肯破伤。封山昭茂绩,祠执答嘉祥。

在昔宫闱僭,仍罹羿浞殃。牝鸡何譈讠万,猘犬漫劻勷。

苗祷三灵怒,桓偷九族亡。鲸鲵寻挂网,魑魅旋投荒。

松柏霜逾翠,芝兰露更香。圣谟流祚远,仙系发源长。

岛屿征徭薄,漪澜泛稻凉。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

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鹰鹯飞接翼,忠孝住连墙。

有叟能调鼎,无媒隐钓璜。乾坤资识量,江海入文章。

野鹤思蓬阙,山麋忆庙堂。泥沙空淬砺,星斗屡低昂。

历草何因见,衢尊岂暂忘。终随嘉橘赋,霄汉谒羲皇。

2.《题庐山植物园》

年代: 现代 作者: 钱俊瑞

含鄱亭下郁葱葱,云片万枝伴金松。

锲刻经营苦巧手,缅怀创业仰胡公。

水杉银杉堪继武,阳春永在万卉荣。

瑶花琪草争芳妍,东风必定压西风。

3.《缘识》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孤云野鹤镇常闲,随宜自在杳冥间。

杉松高拔千万尺,寒泉引望峭青山。

大道烟霞看更远,将临少峤叩玄关。

知之修炼凡超圣,岁月空深不易攀。

4.《喜入杉岭》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处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直待负水顺,摇舻离江湾。

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

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

脱或涉不契,风波生坐间。

窜身輙拘滞,伍咐仍比顽。

疑虑狐小润滑,进退羊独藩。

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

论文消永日,长歌当夜阑。

传闻白水发,川途阻弥漫。

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

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

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

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

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

见向恨不早,兴尽而知还。

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

稚子争候门,细君卷帘看。

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

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

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

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钻。

游谈若无味,素手空厚颜。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5.《移筭山五杉归植里弟》

年代: 宋 作者: 晁补之

一丘一壑感归心,过尽青山几茂林。

自载五杉如碧凤,欲看春雨舞庭阴。

6.《万杉》

年代: 宋 作者: 钱闻诗

嗟乎老子启精蓝,树下藤萝手自芟。

遗爱不教终断绝,山前山后长新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