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寺,喧闹中的静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浅草寺, 喧闹 中的静逸

 

浅草寺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寺庙之一,当我们到达浅草寺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了。按照这种阵后,这里已经成为观光、游览的佛教场所。

踏入浅草寺的寺门,马上被寺内种种独特的细节所吸引了,不时,会见到穿和服的姑娘们三三两两前来祈福,成为人群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日本的寺院有着独特的特色,整体建筑井然有序,干净整洁。这里多是中国游客,人山人海,目光所到之处都是人头攒动,非常拥挤、喧闹。在国内旅游景区的寺院节庆时也是这种状况。

随后进入浅草寺的正殿,在大殿当中,正遇上僧人们在做法事,围栏外围是络绎不绝的信众,僧人在殿堂之中念经祈福。主要的供养者可以进入到大殿和僧人一起做法事,其他观光客都在大殿围栏外面。僧人在殿堂当中诵经,身后有一个供养的木架平台,很多信众都会往平台上丢日本的硬币,声音越大,得到的福报和加持就越大。刚开始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这属于当地特有的习俗。国内寺院,佛像前会放一个功德箱,供游客们供养灯油钱。

细看时,会发现,殿堂内做法事的僧人和外面的信众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互不干扰。看着僧人的专注,肢体语言的考究,会发现在殿堂诵经的住持,精神面貌不是懒散随意的。殿堂外面有一个大屏幕,殿堂里面做法事的情景都会由大屏幕投射出来,摄像头从上往下将法事的过程拍得一清二楚。这样一种开诚布公的态度体现了僧人的专业,无论外面的信众、游人多么喧闹,但僧人自己的行为准则、仪轨规范、心内持戒,不会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他们甚至可以接受所有人的监督。这让我们体会到了,无论是日本平民、员工、僧侣都恪守着某种道德准则,这种准则不仅是外在规则,更多的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向往与坚守。

刚进到寺院的正殿当中,就听到僧人在念诵经文,声音整齐、浑厚。开始以为只是放着念佛机,在国内很多寺院里都是放着念佛机的,浅草寺是僧人现场在轮班念诵。这让我想起,在三亚南山寺的时候,我曾跟着僧人们一同做早课,他们唱诵的功底,经过经年累月的训练,声音浑厚,沉浸其中时,遂有一种超脱尘俗凡世之感。

走出大殿,进入浅草寺后院,可进行观光游览,其中随处可见供奉的佛菩萨像,那些佛菩萨,我们既熟悉,又有些不熟悉。如地藏王菩萨,我们都很熟悉,但在日本,分为很多地藏王菩萨,有商业地藏王菩萨、来世地藏王菩萨等。也许传承不同,显现上也就有了差异,日本地藏菩萨信仰似乎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加紧密的结合。日本人来祈求、祈愿都非常虔诚,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可以看出他们的礼拜和外来游客的区别。第一是形貌上,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本人,他们虽着西装革履,但性情沉稳、言行克制,这也许同日本武士道中的“克己”精神有关;二是他们的肢体语言有自己的规律,像一根木棍折三折,每一根木棍都清清楚楚,非常直。透露出来的气质也和日本文化一脉相承,这种恭敬的态度不单是在面对信仰的时候,同时也在于他们的生活以及从小受到的教育之中。

日本寺院让我最有感触的是,日本人的信仰不在于外界,不在于寺庙的形式是旅游观光还是修行道场,不在于是封闭管理还是对外开放,不管来的信众是游玩观赏还是虔诚礼拜,他们只要做好自己,外界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我想,这是一种宝贵的民族品性在国民身上的投射。

浅草寺的后庭,其建筑的布局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宁静而安详。日本的山水、湖泊格局都不大,因为国土面积小,以小而精致著称。所以,日本的名川大山不是那种大国格局的气度,但其中不乏耐人寻味的精致典雅。从一草一木的布局、池塘、树木的穿插、颜色的酝酿、流水湖泊的布置都显得匠心独运。当我游到一处池塘边上时,瞬间被池中的灵动所吸引了,池塘非常小,跟我们苏州园林是没法比的,但却小而典雅,非常干净,不同品种的树木有不同的绿,这些绿层叠有序穿插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色彩拼盘的视觉游戏。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池底的石头肌理非常丰富,很值得细细把玩,像是经过大自然雕琢的一件小艺术品。每个池子都有小山上的瀑布注入,充满着一种活力,瀑布的穿流也经过不同山形盘绕出了水的形状,并不是一倾而下,一览无余的。也许,这也是道家“柔弱处下”、“曲则全”的一种妙用。

日本的园林格局不大,但能做到极致,任何能入目的东西都当做一件艺术品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很多接近池塘的游人,心里都会微微颤动,因为池塘当中饲养了很多可爱的鲤鱼,鲤鱼长得很肥硕。日本园林的布局,能自然而然的引导人去欣赏隐藏在景色背后的玄机,这种引导是借景的艺术与气场的营造。池塘中的鲤鱼显得可爱灵动,胖嘟嘟的,鲤鱼的肤色仿佛白玉一样娇嫩,期间穿插着琉璃红的斑纹,还有不经意间的黑色墨点,那些天然雕琢的文理很能吸引人去把玩。红斑的鲤鱼和黑斑的鲤鱼在一起游玩嬉戏时,仿佛自然而然把你引到一个微观神奇的世界。在这个微观的世界之中,你能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通过一种寻常而又不寻常的视觉美,把人导向内心的情感,脱离惯常思维的想象,生发一种更加内敛、细腻的感受。极致内敛的日本美学,同时让你发现自我内心的另一个世界。

庭院深深,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往后走,寺院后面有一间建筑完备的医院,救死扶伤与佛教文化中的慈悲利众很好的结合了起来。这让人们想到西方基督教对医院与慈善机构的扶持,有基督教背景的医院,通常都是国内最好的医院之一。也许日本佛教也吸收了基督教的入世理念。

在匆忙的旅途中,能惬意的与日本寺院邂逅,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无论是浅草寺的大殿还是庭园,都让人感到一种内心的静逸,这种气质除了来源于信仰,同时也来源于日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闹,始终葆有内心中洁净的莲花,恪守心中的信念,活在当下,让每一个当下的生命都处在圆满的状态。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心中始终不离净土。 这就是在凡俗当中不凡俗的气息,在喧闹当中不染着的清净,在失望当中不放弃的坚毅,在不完美中发现圆满的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