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教师的合作能力培养_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031-02  新课程改革至今,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就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过程,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那么怎样使教师能够从观念到行动都能真正践行,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加以实践和研究。
  一、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案例1:地球公转的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对这一现象的阐释,由于空间感很强,要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透彻理解,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1.常用的教法有:
  方法一:直观教具法,用教具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结论。由于班级授课制的限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实践,同时教具演示受光线、仪器大小等限制,观察也比较困难。学生更多地还是带着已经形成的“事实结果”在“求证观察”,看过而已,没有真的理解。
  方法二:多媒体课件演示,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排除直观教具的干扰,容易观察,但是还是把已经形成的结果进行演示,没有焕发学生的想象力。
  2.课堂生成的新的教法,教师把难题交给学生:“同学们,为什么有了黄赤交角,太阳的直射点就会移动呢?这个问题老师感到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请大家帮忙想个办法解释一下。
  教师的坦率和示弱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有的赶紧翻书,有的呈冥思状,有的则互相议论。几分钟以后:
  同学甲:老师,可以画图来解释。(学生上黑板,做夏至日时太阳光照图)。
  教师:谢谢,这个方法好。那么冬至日呢?如果大家理解了你的解释,就可以画出冬至日的光照图。哪位同学来试试?
  同学乙上黑板绘图。
  教师:那么春分和秋分呢?为什么太阳直射赤道呢?
  学生丙:由于太阳在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从夏至到冬至,必然经过赤道,就是秋分时;同理,推断冬至日之后,太阳北移过程中必然再次直射赤道,就是春分时。
  教师:很好,你用的是推理法。可是老师还是想象不出直射时的情景。
  学生丁:是这样的……(上前在地球仪上做比划,看出他理解了,但还是不能很直观地说明)
  学生戊:可以看书上的黄赤交角示意图,黄道面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经过地心的黄道面可以想象成是由太阳直射光线组成的,因此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每一个不同的时刻,太阳直射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位置。二分二至就是其中四个特殊的位置。
  教师:非常好!(看出同学们释然的表情)请大家继续看图思考,能否对黄赤交角的影响做个评价?
  学生:由于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且黄赤交角的角度就是南北回归线的角度。
  教师: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或变大,会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
  [案例反思]: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对一些事实性知识的掌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不一定输于教师。教师不再是“网上可以查到的”事实性知识的绝对权威者。教师较学生略胜一筹仅的在于对某一学段知识系统性、深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把握。因此怎样使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构建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应该是师生合作的出发点。
  在合作的气氛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教师也能够在学生个性化的答案中寻找学生思维的亮点和盲区;学生则在教师尊重的目光里能够更好地找到自信和勇气。
  二、教师与教材编者的合作
  案例2:地球运动的难点之一是地理事物空间感的建立。而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一开始就接触想象力要求高的内容,往往会因为“无能为力”而失去兴趣。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教材的编写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编写教材,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地调整课程的顺序和教学的内容。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的课程安排为例:
  [案例反思]: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主要是把外界的东西加以内化,从而使心理机能得以从低级向高级转化。“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当前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的距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挖掘出潜在的能力,使他们能将更多的外部活动内化成自身的认知,更好地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应该是由于教师讲授,而是借助“脚手架”自主生成的。在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做这样的课程调整就是在帮助学生搭建发展的“脚手架”。而要能够做到这样的调整,不仅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更需要教师抛弃“唯权威意识”,以合作者的姿态与课程及教材的编者平等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并践行之。
  三、教师与教师的合作
  案例3:某校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倡大家广泛进课堂听课,并且规定了每个月的听课节数。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学校发现,进课堂的人数不多,但是检查听课记录时,听课的次数是“符合”规定数字的。原因很简单,一些教师觉得听课是一种负担,听不听对自己的教学影响不大,于是来了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办呢?通过讨论和学习,学校科研部门开始向教师培训“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法,将听课中常见的分析评价维度,包括课程内容安排、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资源的应用等,都加以细化。如教师常见的教学行为——课堂提问,可以从提问类型、被要求回答者类型、回答者的选择、呈现问题的音调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类。教师们带着这样的研究意识进课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观察、比较、研究,对自己和被观察者都带来了积极的意义。在听课之前,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要简单“约会”——商议观察的重点;听课时,听课的教师对照观察量表细致对照,认真记录;听课后,听课教师再次与授课教师“亲切会面”,反馈观察结果。一种“合作式”的学习交流氛围悄然形成。
  [案例反思]:为什么同样是听课,改成了“课堂观察”就有不同的效果呢?关键在于课堂观察通过预设——观察——交流,使听课者和授课者归于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课堂观察借助科学有效的量表,听课者能够更加客观地进行课堂研究和评价,摆脱了“光环效应”、“先入为主”的干扰。最重要的是,对合作的双方教师都有积极的作用。授课者能够发现不足,并通过有目的的预设和生成的效果对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听课者,不仅可以将授课者的教学行为视为自己教学行为的一面镜子,而且可以更快地成为专业化的研究者。
  综上所述,教师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合作的对象也是多样化的。只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合作对教学的益处,摆脱居高临下、自视清高、迷信权威的心态,客观、积极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对于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都大有裨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