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中学的办学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广州时期南海中学
●1907年(清光绪33年),南海中学创办。以西湖书院(广州西湖路360号)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
●1910年,南海中学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广州西华路460号广州十一中校址),1912年正式改名为南海中学校,1914年罗汝楠校长继任。
●1922年,旅港南海商会首脑李右泉、冯香泉为首的南海殷商,成立南海中学校董会,募集办学经费,扩大办学规模。李景康学士出任校长。
●1924年,南海中学进入全盛时期,除中学外,附设小学与民众学校,兼办乡村示范班,教师多为清华、北大、复旦毕业,学生享有“国文、英语推南中,数学冠军是知用(知用中学)”的美誉,毕业生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中山等高校者甚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镜涵为时任校长。
●1937年(民国26年),教育部委派督学分赴各省视察,经考核评估,南海中学成为全国九所最优中学之一(广东省仅此一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海中学先后迁避于南海泌冲、麻奢、北村、中山前山、澳门等地。1947年,迁回芦荻东校舍续办,曾镜涵校长重新主持校务。
●1953年,因南海中学校址已属广州市管辖,学校与广州万善中学合并,易名为广州市第十一中学(现名广州市南海中学)。
凤地时期南海中学
●1962年,在旅海外侨胞和港澳贤达的大力支持和襄助下,作为南海中学的延续——南海华侨中学在西樵山凤地落成,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主席马万祺任校董会董事长,邹文挺任副校长并主持校务。
●1968年学校因“文化大革命”易名为南海红卫中学,1973年又易名为南海西樵中学,蚁振让任校长。
●恢复高考后的1977——1984年,学校高考成绩持续攀升,单1978届和1980届,考入北京大学的3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名牌大学数十人。学校连续多年高考上线人数在南海非重点中学遥遥领先,1983年首次超过南海重点中学,1984年获得县人民政府的特别嘉奖,成为获得一万元高考奖金的两所学校之一。
黄旗峰时期南海中学
●1983年,在旅港澳乡亲冯景禧、何贤、马万祺、石景宜先生及旅港南海商会领袖同仁的慷慨资助下,南海中学得以复名并于1985年落成于西樵山东麓黄旗峰下。
●1985年,新校第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复名后的第一、二届师生从西樵中学高中部迁到南海中学,1986年麦效明校长继任。
●1988年,该校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1989年,该校老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任名誉校长。1991年邓丁接任校长。
●1997年,白基华(现南海教育局总督学)接任校长。2001年,学校在沙头城区(现九江镇)创办了南海中学分校。海中分校由南海中学直接管理,全部委派行政、教师负责教育教学。
●2005年,白基华校长届满,梁瑞娟接任校长。2006年,学校率先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1995年至今,南海中学高考业绩不断攀升,重点率稳居佛山大市前列,本科率多次常列佛山大市之首。学校现与广东仲元中学、汕头潮阳第一中学、深圳宝安中学、阳普宁第二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组为广东省六校联合体,与英国威尔特郡伍顿巴希特学校为友好学校。
●2012年,钟文川接任南海中学校长。2013年,南海中学成为华南师范大学首个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佛山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同年高考509人考入重点大学,重点率47.9%,重点率在报考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校中,排名广东省第六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