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最隆重节日过苗年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3-30

苗年,英文nongx niangx,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1]  融水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2008年6月7日, 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苗族就使用着与汉族 “农历”不同的历法——苗历。苗历的岁首,即为苗年。过“苗年”的日子,有经协商按顺序进行的习惯。时间在农历的十月、十一月期间,这种习惯,也使得这些不同的苗寨在各自不同的“苗年”日子里,轮流成为该苗族区域的狂欢中心。

节日活动

“苗年”也是苗族人庆祝丰收的日子,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每到苗年,人们喜爱的芦笙和铜鼓就可以搬出来尽情欢跳了。从这天开始,苗族人便开始了走村串寨,你迎我往,一寨又一寨的芦笙盛会一直欢乐到春天二月里的“翻鼓节”。

“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串寨酒”、跳芦笙等,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

各地习俗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

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

走寨结同年也是苗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进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带领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进行芦笙比赛,晚上演苗戏,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间进行“坐妹”对歌的社交活动,追寻自己的意中人,通宵达旦。

苗年期间,除上述活动外,苗族人民还举行斗牛、斗马、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其中以斗牛、斗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前往观看。

传承创新

如今的苗年已成为雷山县一张“金名片”,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从苗年活动中体验到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

苗年这天,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会回到家中,白天穿上盛装集聚,载歌载舞,晚上再回到家中打糍粑、吃团圆饭,热闹非凡。

糍粑是自己打的、桌上的鱼是从自家稻田里捞的、切上刚熏好的腊肉……仁玉凤家招待城市游客的都是地道的农家美味,再加上主人家热情的献歌敬酒,每个游客饭后脸上都带着微微的醉意。仁玉凤所在的大固鲁村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苗寨,距离县城仅10分钟车程。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村里100多户村民已有10余户搞起了农家乐。“近几年每到苗年来的游客特别多,所以我家一年集中就接待一次客人,就按照自家过大年的方式招待,大家一起过年热热闹闹。”

借助过年,村民们把游客们迎进家里,“看看我们从头到脚都是非物质文化元素的民族服饰、在苗族民居里体验苗族文化盛宴,苗族民众在浓厚的苗年氛围里体验旅游带来的实惠,从而更加热爱和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关图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