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妇女的发髻上喜插一支银簪,簪子的最初作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2-26

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簪笔原指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

由于戴官帽时会用簪来固定,故簪常借用来指官宦身份,如簪绂、簪缨和簪笏,用来比喻荣显富贵。(缨绂是丝帽带,笏乃手版)。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如戴上假髻,亦会以簪作装饰。

通常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

扩展资料:

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在中国封建时代,中国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笄礼源于周代。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

发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造型简单,用于插髻使头发不散乱。发簪的材质有很多种,象牙、木、铜、金、银等都可以用作发簪。

发簪也常常用来盘发搭配旗袍。簪的材质和颜色可以根据旗袍样式来选择。素雅简洁的旗袍可以配木质、象牙等材质的簪子;繁复华丽一些的旗袍可以选择金属材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