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人,居然去过那么多地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诗和远方,似乎是诗人们的宿命。

他们去到月落乌啼的寒山寺,听钟声,对渔火,忧愁难眠;

他们远戍塞北,“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他们“朝辞白帝彩云间”,耳畔猿啼不断,轻舟却已过了万重山……

实在无法想象,在“交通基本靠走,沟通基本靠吼”的古代,诗人们居然去过这么多地方!


跟着李白浪迹天涯

李白,诗人中的“第一导游”,打卡第一的旅行达人。

李白出生在中亚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后迁居四川, 25岁只身离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大唐的领土上,任性地开启了自己的徒步旅行计划。

行“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游成都,爬蛾眉,仗剑离乡,辞亲远游;驾一叶轻舟,“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他登荆门,游楚地,“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于黄鹤楼送知己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又于黄鹤楼遇见一生都无法超越的诗,不禁打油道:“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一生游历过新疆、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北京、重庆等 18个省、市、自治区 ,总共到过 206个州县 ,登过 80多座山 ,游览过 60多条江河川溪 20多个湖潭

西上峨眉,东游天台,南达零陵,北抵幽燕,李白一生的总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相当于走完了一个长征。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湍急的三峡江流,沿着诗仙李白的足迹,大唐的旖旎风光跃然于李白笔下。

杜甫,颠沛流离

少年壮游,中年失意,晚年适逢战乱,颠沛流离,郁郁而终。而为躲避战乱,他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不毛之地。

杜甫应该是诗人中,最不想“折腾”却偏偏最“折腾”的一个。

但是没办法,国破山河在。

比起李白的悠游自在,杜甫相对要惨得多。

他出身士族,自小好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年轻时,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凌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李白在洛阳相遇,相约同游梁宋。

晚年适逢安史之乱,流离失所,到处避难,被俘又出逃。他忧时伤乱,写下蘸满血泪的“三吏三别”;西去秦州,于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而群童欺叟,公然抱茅,又“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的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经宜宾、渝州、夔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流亡途中,他忧国忧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思乡心切,穿三峡、到江陵,转公安、至岳阳……最终于一条小船上去世。

跟着苏轼吃吃喝喝

苏轼,简直是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

苏轼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贬游”中度过的。

最高的官只比宰相低半品,最差的时候坐牢,差点送命,幸好他心态好,旷达豪放,倒也让他过得舒心。

被贬后,就做个东坡肉,烤点生蚝,生活哪有过不去的呢?

在杭州,他“欲把西湖比西子”,后又疏浚西湖,筑建西堤;

在密州,他渴求“西北望,射天狼”,于中秋之夜“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赤壁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开垦城东坡地种田,自号“东坡居士”。

他饮酒烹鱼、焖东坡肉,将生活过出滋味,夜半敲门无人应,便倚杖听江声;泛舟湖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直至流放到海南儋州,他也不曾畏惧,索性把它当成第二故乡,办学堂,搞学风,成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在人生这条路上,苏轼风雨兼程,诗酒趁年华。

他在徐州吃馓子,“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在黄州吃鱼吃笋吃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在泗洲,喝好茶吃野菜,“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在岭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

鱼肉、猪肉、羊肉、野菜、水果、小吃……他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没读过他的诗词不要紧,全国各地都有他留下的 美食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酥……


跟着岑参一路向西

岑参的人生旅途就是经典的“一路向西”。

岑参两次出塞。

六年的时光让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边疆风俗有着亲切的感受,写下许多边塞佳作。

他过函谷关,“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他赴安西途中,“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他“也知边塞苦”,但“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他离京西行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过酒泉,思故居;遇见向东回京的使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过火焰山,“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行走在莽莽沙漠,“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他在哈密,“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他在轮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夜不脱甲,北风如刀锋割面,却依旧吹不动冰冻了的红旗……

虽然诗人笔下的景色没有照片写实,但是却比照片更有意境,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把景点描写的唯美动人。

无论是高山、绿水,还是建筑、园林,在诗中都仿佛活了一般,让人身临其境。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跟着诗词去 旅游 一次,绝对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