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待商榷,真凶却另有其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焚书坑儒”四字犹如一枚炸弹,不论在何地、何时,只要谈论到这个话题总会引起人们对文化断层的一阵惋惜和对始皇帝的一阵唾骂。

但,“焚书坑儒”是否真如我们理解的那样,毁灭了文化、坑杀了知识分子呢?这件事情的始末到底是如何发展的?造成文化断层的罪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一、“焚书坑儒”事件始末

关键人物:淳于越 李斯 嬴政

事件起因: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自此“韩、赵、魏、楚、燕、齐”这战国六雄全部被始皇帝剿灭,同年嬴政称帝,大秦帝国建立。

一统天下,完成前所未有的千秋大业,接下来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是两条路:

一、学商周时代,分封天下,立诸侯;

二、开辟一条新路,搞个新的制度。

始皇帝毕竟是始皇帝,要传位万万世的愿望促使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当时身为廷尉的李斯舌辩群雄,力排众议,李斯的意见如下:


于是秦帝国开始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以现代的眼光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整个帝国的整体性,在制度方面无疑是进步的。但在秦始皇的时代,经过几百年战乱人们始终向往周代分封天下,虽然彼时已经推行了好些年了,但一直有人存不同的看法,过不大部分人虽然心中向往的是周的分封制,但对秦始皇的郡县制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总是有不怕死的人。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国宴,君臣痛饮,大家都在歌颂秦始皇的伟业,偏偏有个淳于越不随大流,开口便怼了秦始皇,原话如下:

这话的意思是说,商周两代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就是因为他们分封了子孙和功臣。如今陛下您自己是当了皇帝,可你不分封你的子孙和功臣们,将来一旦国家有难,谁来相救啊?

这可真是煞风景,不过这一次秦始皇没有杀人,估计他也知道,就算是杀了淳于越,明天可能还会奔出个淳于齐、楚、燕、赵、魏、韩来。

秦始皇便让丞相李斯来处理,毕竟郡县制是李斯提出来的,现在有人反对,李斯当然义不容辞要来回应一下淳于越了。

于是李斯上书:

李斯认为,政令不畅,街头巷尾都议论纷纷,全是因为文化建设不够,思想教育不统一,学术太自由,民间思想的影响力甚至大于官方号令。所以,只有禁绝私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做法是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史类书籍,让史官将不是秦史的文献全部烧掉。

二、诗、书、诸子百家类,除非是官方的博士官职,民间有藏此类书籍的,全部烧掉。

三、医药、占卜、农业类,可以留着。

这便是“焚书”,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与李斯的焚书,实则并未将古代文献全部付之一炬,只是将民间的文献烧了,众多古代文献全都被封藏于官方,只有博士们才能阅读研究。

李斯与秦始皇想要的是“文化专制”的效果,并不是文化浩劫,虽然李斯这一把火并没有将众多古代文献烧毁,仅仅过了七年,又来了一把火,而这一把火确实真真实实的将无数的古代典籍烧灭于人世间了。

这个人才应该背缚“焚书”这个遗臭万年的罪过。


“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坑杀的又是什么人?

七年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人放了一把真正“焚书”的火?

敬请期待,本人将会在下一篇中为大家讲述。

请喜欢的朋友,帮忙转发推广,此乃给予本人最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