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心理|客体到自体客体的转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促使我描述这个过程,在于两个名词,一个是客体,一个是自体客体。还有一个原因是,比如“虚假自体”这样的名词,并不是自体的术语,准确来说,它应该称为“糟糕客体”或者“不好的客体”。客体,是记忆影像,或者是某个人物形象,比如心中的爸爸、妈妈等,也可以是某个心里的物体,比如小时候玩的玻璃球等。

自体客体,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它可以是“客体”,就是说,它可以被描述出来;其次,它具有“自体”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可以体验和感受的。为了简单描述这个部分,我尝试 用单一的物体来描述这个过程,之所以用物体而不是人,在于一个清晰的边界,而人在他人心目中呈现的自体客体,如果按照自体心理学的定义,可能是某一类或者几类品质(被深刻的体验到),而不仅仅是他这个生物形象。这也是自体客体(selfobject)和客体的区别。

一首音乐,我们用听觉描述它,它就是一首曲子。无论怎么听,它都是这样的一个旋律。我们可以评价它是悠扬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是对客体的描述。它此时是“客体”。现在更换一个场景,这首音乐是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听的。而且每当下午,就和妈妈一起听这首音乐,每当一起听这首音乐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到很宁静、幸福,而且还可以感觉到妈妈的幸福、对自己的关注、和深情。过了好多年之后,即使妈妈不在了,每次听起这首音乐的时候,妈妈又历历在目,那种幸福、宁静的感觉又在此浮现,感觉到好像妈妈也随着这音乐到了自己身边,这样的陪伴、支持、和宁静的感觉。这个体验的过程下,这首曲子就是自体客体。每个音符里面流淌着深情。(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共振和感动的共鸣)

自体客体并不容易获得,它具有特殊的品质,而这品质往往与自体的稳定、内聚有关。可以用聚焦促成客体的变化,使其不仅仅局限于表象,还可以有更多的生发、体会。事实上,很多人自然具有这样的品质。比如一棵树木,开始你和它待在一起,你看到它的叶子、树干、看到了它的种种形状、姿态,在风里的样子,在雨中的样子,在春天的样子,夏天,秋天和冬天的样子。你和它待在一起。直到有一天,或者是偶然,或者是当你内心很沉静的时刻,你看到树的纹理或者是洒落的叶子,突然心有所感,好像是某一刻,它的什么打动了你。你尝试着去体会,渐渐,这棵树的很多和你心里产生了共鸣。树深深的扎根大地,运输水分,又在光中完成转化,然后叶子飘零。你的心被打动了,好像是你的生命也有很多和它一致的地方,你抚摸着它的表皮犹如抚摸它的皮肤,你抚摸它犹如它抚摸你。有一种感动出现了,有一种共鸣,是生命体的,是共存于这个星球上生命的感动,这样的慢慢辽阔开来。树叶摩挲着你的皮肤,也犹如你挚爱的人摩挲你的脸庞。它不再是一棵树,而是一种温情、关爱、支持和智慧、历史、沧桑。这一刻,是体会的,是一种体验,那么此时,这棵树就成为自体客体。

比如书籍,也可以成为自体客体。这个容易理解。读书的时候,会更稳定、自信和温暖。古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一种深入的体会。书籍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信息载体,但是随着喜爱、收获,读书就变成了某种对话,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和古老的生命体验或者智慧对话,这样的对话让自己得到很多体验,是新的,给自己很多稳定、新颖;又有时候给自己以肯定支持,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在书中得到了回应;还有的时候感觉有书存在,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温情。这样,书这样的客体就更多的承载了一种体验,这些让自己自体更稳定、更有弹性的面对生活。这时候就是自体客体。

这样的自体客体,因为其超越了其表象(客体)部分。更多弥漫的品质,会逐渐内化、凝聚进入自体中。这样的自然、舒展也会促成自心的展开。这是一个人和一棵树。两者之间的互动。同样的在咨访关系中,也存在这样的互动过程。更为直接、明显。这种转化能力,有人称之为链接能力。对于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人体验层次是不同的,这是很大的差别所在。有的可以到“自体客体”的位置,有的仅仅限于客体,甚至忽略。自体内聚的人,更容易发现和发展出“自体客体”,他对于这个世界是充满链接和情感的。而见众生、见历史则不断促成他自体的内聚。

这个期间,客体―情感(体验、感受)―主体,形成某种共生特质,并逐渐趋近主体内化。而客体也不仅仅是“客体”,它拥有了更多体验的味道,是一个载体。

说到自体客体,不得不说另一个现象:“成瘾”。这个成瘾,包括各种行为混乱、物品滥用(酒精、毒品)。成瘾带来的感觉和体验很像是自体客体,具有深刻性和刺激性,又是强烈的。为什么成瘾如此难以克服,是因为这些感受是自体所需要的,但是它同时具有饮鸩止渴的危害。它们和正常的自体客体之间,缺少了某种恒定的持续的促进内化和凝聚的品质,它们更是满足性的、闪过的补偿性的替代品。在自体心理学中,它们被描述为:垂直分裂的产物,因为自体缺陷,而生发的代偿性部分。这个代偿性部分和读书成瘾、某种兴趣成瘾并无本质的不同。很多执着、专注于某种领域并取得惊人成就的人,也是受益于这个代偿性部分。但是,如果这个补偿性部分处于分裂态,一直未能内聚于自体中,那么就可能出现莫名的失落、空虚、各种严重的心理症状出现。这和健康人格兴趣的专注、投入、热爱获得的自体客体体验是需要区别的。

这个部分的代偿,并不是治疗过程或后天自体客体的发展内化。这个行为的成瘾,具有分裂特质。事实上是很难内化凝聚的。它不属于自体客体。它是因为自体客体缺失,而产生的防御性组织。垂直分裂,则处于人格层面中。是比较深入的。很多自恋行为障碍则属于此类。这里的自恋行为障碍是广义的病理学描述而不是症状描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