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拔花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四十二年前的秋天,家乡的牛栏山上蓝天白云,秋风习习,蜿蜒曲折的小溪水流潺潺,块块梯田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满山的栗子红枣即将成熟,梯田里片片花生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作为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到了收获的季节。

早上天刚蒙蒙亮,队长的大嗓门一声吆喝“上工了”!引的看门狗叫声一片,整个小山村从睡梦中醒来,家家打开大门,男女劳力汇聚到一起,听队长安排一天的活计。

“果子(老家对花生的俗称)熟了,趁着天好,女劳力负责拔,男劳力负责运,妇女们负责摔,三天之内要全部完成,中午队里管饭!”

听完队长的吩咐,男劳力拿起了扁担麻绳,女劳力扛起了镢头,一起汇聚到牛栏山上,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秋收之战。

在我们老家,花生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每年向国家交售的公粮就是花生油,因此,花生是否丰收不仅意味着社员们能否一年有油吃,还关系到国家储备油的大事。因此,每年花生从种到收都不敢怠慢,在那个年代,如果人为影响了交公粮那可不是个小事。

在每年的拔花生队伍里,小学生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每年的这个时候,大队要求统一停课,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参加劳动。作为当年的乡村民办教师,我有幸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了生产队的拔花生劳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给生产队拔花生,这是我们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最好课堂,希望你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完成队长交给我们的任务!”这个战前动员现在听起来有点夸张好笑,但是当年那可是最流行的。

来到山上,队里分配给我们的任务是山坡上一块块形状不一的小地块,都是沙土地,由于今年雨水充足,花生长势喜人,不用费劲,稍微用力就能拔出来。

花生是比较耐旱的植物,最适合沙土地,如果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加上土杂肥的营养供应,拔出来白花花的累累果实,很是喜人。

分配好了,几个人一组,同学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拔花生也有技巧,要垂直往上用力才能不拉下一粒果实。在拔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让洋辣子(老家俗称吧啦架子)蛰到自己,因此要穿长袖衣服。在拔的过程中也会有别的收获,花生地里的大蚂蚱是孩子们的最爱,一只只大蚂蚱架起干材烧熟,那可是美味。

农村的孩子泼辣,孩子们干劲十足,不大功夫一块地的花生就拔完了,休息一会接着干,笑声、歌声汇聚着孩子们的打闹声响彻山岗,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午饭时间到了,树荫下孩子们五人一组围坐在一起,王大爷送来的饭菜香飘四溢,一盆炖豆腐、一盆炒豆芽,饭是小米饭,不够再吃瓜干煎饼,这在那个年代是最好的饭菜了,孩子们狼吞虎咽,一会风卷残云,饭菜静光,没有一点浪费。

中午休息时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男孩子们去小溪边玩水,女生们采来一束束野花,引来几只蜜蜂在鲜花上盘旋,吓得孩子们叫声连连。

经过一天的努力,原本碧绿的山坡已是沙土一片,拔下的花生已经由男劳力们一担担挑到场院,经过妇女的双手,一粒粒干净饱满的花生晒满了整个场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大多也已年过半百,当年那热火朝天的激情岁月早已成为过去,但是乡村金秋留下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相信也会成为每个人一生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