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自检方法!!

如题所述

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一)直肠指检 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 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一、直肠肛门指捡

  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室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 面具有一定帮助。

  三、内镜检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四、双重对比造影

  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五、CT诊断

  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

  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此外,CT对复发性直肠癌应用放疗可提供正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

  六、超声显象检查

  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于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能正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小。

  七、磁共振检查

  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但目前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4
直肠癌的主要检查方法是直肠镜,另外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来进行辅助诊断。如果是存在大便常规中有血便有红细胞增高,或者是通过肿瘤标记物检查存在有肿瘤标记物的偏高,都是提示有直肠癌可能性的。而直肠镜能够直观地发现肿瘤,可以看到直肠上的溃疡或者是新生的肿物,并且通过直肠镜检查,还可以进行取标本做病理化验,病理检查结果能够作为最终的确诊依据。除了这些以外还需要做腹部的彩超、ct、增强ct检查来看看肿瘤的浸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腹腔内脏器的转移。除此以外如果检查确诊是有直肠癌那还要进行全身的化验,要看看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否导致身体消瘦贫血等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第2个回答  2017-05-22
首先是大便次数较多,便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全身贫血消瘦,乏力,《陈先荣钢铁意志》中提到直肠癌患者本人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在饮食方面也要特别的注意,因为肠道出现了一定问题,刺激物就不能食用
第3个回答  2017-05-25
你好,自检方法要经过专业的医师才能摸的清楚。便血,大便习惯性改变,便型异常,排便疼痛,腹痛,习惯性腹泻,要是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要考虑直肠癌“陈先荣战胜病魔,”建议尽快去医院自检
第4个回答  2017-05-13
你好。这方面的话,自检方法要经过专业的医师才能摸的清楚。便血,大便习惯性改变,便型异常,排便疼痛,腹痛,习惯性腹泻,要是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要考虑直肠癌。可通过(陈先荣意志胜病魔)预防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