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起源与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3
1. 越剧起源于清朝末年,在浙江嵊县(今嵊州)这个地方,因为古越国曾经在这里,所以叫越剧;它是由当地的民间歌曲,也就是“落地唱书”,发展而来的。
2. 越剧的发扬地是上海。它的前身是浙江嵊县(今嵊州)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经历了从“落地唱书”到“小歌班”,再到“绍兴文戏”,最后到“越剧”的称谓变化。
3. 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的演出广告中首次使用了“越剧”这个名称。越剧经历了从男子越剧向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转变。
4. 男子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而女子越剧发源于“施家岙”。
5. 1942年,袁雪芬发起了“新越剧”改革,向其他优秀的剧种和表演形式学习,特别是话剧和昆曲,从而完善了越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形成了越剧特有的艺术风格:善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充满了江南的灵秀之气;以“才子佳人”的题材为主,艺术流派众多。
6. 现在,越剧已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第二大剧种”。
7. 1906年农历三月初三,浙江嵊县甘霖乡东王村的说唱艺人将门板铺在稻桶上,化好妆唱戏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诞生。
8. 越剧的艺人最初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所以被称为男班,也称“男子越剧”。
9. 1923年初,女子越剧创始人、施家岙人王金水贴出告示,招生报名。艺徒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九岁,最大的十三岁。他们的训练课程安排有序,包括练声腔、舞台动作、武功等,每天都要训练十多个小时,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他们就开始“串红台”。
10. “串红台”就是科班第一次上台彩排,公开给群众观看。因为旧时的族规不让女子上台演戏,所以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剧科班演员只能在晒场空地搭起一座草台“串红台”。
11. 1923年7月9日,她们正式演出,当时的剧目是《双珠凤》。那天,台前的观众很多,艺徒们有些紧张,有个小丑甚至躲在门角后不敢上台,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当作笑谈。这次演出是女子越剧的首次登台,也是女子越剧开端的标志。详情
相似回答